第133部分 (第1/4页)

而在这其中,又有许多公司慧眼独具,一眼就从茫茫的技术海洋中,找到了那些极具发展潜力,甚至是足以引领时代,改变时代的技术,从而一跃成为国际巨头公司。

自从1936年英国数学家A。M。Turing发明图灵机,为现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做了理论上的准备开始。到1942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ABC研制成功,已经开始掀起了互联网的起源。

1975年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为牛郎星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套标准的微电脑软件Basic,并创立了Microsoft公司。

比尔·盖茨正是依靠着这项技术成功的创立微软,而后在基础上一跃成为了世界首富。

1998年Larry Page和Sergey Brin创建了Google,Google成为被广泛应用的Internet搜索引擎,谷歌也从此以后走上了争霸互联网的道路。

这每一个日后纵横世界的国际互联网巨头们,都是凭着拥有了核心竞争力的技术才得以一跃而上。

现在,李晨新的新辰公司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要么自己开发出这样的先进技术出来,从而立于不败之地。要么,就得有独具的慧眼,能在那每日不断产生的各种技术里找出那些最有价值的技术出来。

以新辰公司现在的团队肯定是无法开发出什么高科技的东西了,剩下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去找出那样的技术,把他们买下来。

不过就算李晨新是重生过一回的人,也同样无法在这里面去找出那些太过于专业性的技术来。他所能依靠的只有通过他的记忆,走一条不一样的道路,剑走偏锋。

在酒店的休息室里,刚刚接受过记者采访的新辰众高层,都坐在这里休息。

沉思了半天的李晨新转过头,看着在家道,“你们有没有谁知道博客这个东西?”

对于李晨新突然之间的这个提问,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了他,虽然李晨新的问题有些跳跃性,但是大家也都早已经习惯了。只有李彦洪和许勇两人有些不明白,刚刚还在谈百度的未来发展,怎么一下子就跳到了博客上面去了。

在坐的大都是互联网界的精英,对于如今互联网上出现的新奇东西自然也都是最早了解的一批人。虽然博客是一个才刚出现没有多久的东西,而且也不能算是什么新技术,只能算是一项新的网络应用,但是在坐的基本也是听过这玩意的。

马发腾看着李晨新道,“老板你说的博客是不是就是BOLG?”

“没错,说说这个东西的具体情况。”

马发腾整理了理头发,似乎在想着要怎么把事情详细的说清楚,“其实博客这东西应当说是在九七年左右就开始有比较正式的了,也是从那时开始才有了bolg这个专有的名字。而真正开始兴起,应当是在九九年的左右吧。主要是由于Blogger、Pita、Greymatter、Manila、Diaryland、Big Blog Tool等众多自动网络出版发布的免费软件的出现,而且它们往往还提供免费的服务器空间。有了这些,一个博客就可以零成本地发布、更新和维护自己的网站。其中1999年8月Pyra公司出品的Blogger是最流行和最有影响的工具。”

李晨新挥了挥手道,“好了,不用说了,你们这些搞技术出身的就是这样,一说就是一堆的技术名词,这听的头都痛了。”说完转身走到休息室中间,站在那里道,“看来大家对于这个东西也是都了解的,那么大家觉得这个东西有没有什么发展前景呢?”

杨澜拧了拧眉头,疑惑的看着李晨新道,“晨新,你的意思是,这个博客会很有前景?公司打算做?”

听到杨澜的话,李晨新也不禁在心里笑起来,这玩意何止是很有前景,那是相当有前景啊。Blog上手简单,基本上是个网民都能弄。

记得那时候他同事的一个侄子,还在读小学,就有了自己的Blog主页,每天在上面记学校吃了啥,老师同学说了啥。

他还记得当初那个“美女作家”木子美在博客文章中附了局部裸照,于是作者Blog所在的天涯社区不仅注册用户激增,Blog主页点击率一个月内飙升到了每天十几万,运营商的服务器也多次当机。直到网管将Blog站内的裸照换成了油画,此事才稍微平息。通过这次事件,Blog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当然也有不少误解,但因此加入到Blog队伍的人越来越多。

在他的记忆中后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