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 (第1/4页)

这种咸湿的滋味,自己已有多久没有尝过?而在多久前,自己已经深深渴望能像此刻这样痛痛快快地发泄?

凄迷的泪眼里,严父的教诲、慈母的呵护,还有梦魇般日夜缠绕着他的夜晚,纷沓而至,却又一晃而过,了无踪迹。

短短的几个月里,自己失去的太多太多,但上天又可曾给过他些许的补偿?饕心碧妪已死,然而昔日那个风光无限、潇洒倜傥的屈翠枫,亦同样再也回不来了。当泪水一滴滴坠落在地上,前尘往事业已覆水难收,譬如老死。

那边农冰衣伏倒在姬雪雁的怀里,也哭成了一个泪人,屋子里满是哀伤的泣声。

饕心碧妪的体内却突然爆裂出“啵”地一声,一团绿色光澜焕生,她的身躯逐渐凝缩变形,蜕化成一条惨绿色的蜥蜴,旋即皮肤“嘟嘟”翻裂腐烂,凝为一滩浓稠腥臭的血水,刺人鼻息。

只是众人心情激荡,谁也没有注意到,从那滩墨绿的血水里,悄然脱出一只绿豆大小的蛊虫,无声无息飞出窗去,消逝在幽暗的天宇下。

晚风吹拂,层云跌荡,西方天空中的霞光渲染出最后一抹的艳丽,缓缓隐没在葱郁巍峨的群山之巅。

夜来临了,淡淡的雾气弥漫在山林间,和着落日的余晖把天地都镀上了一层暗红。

丁原衣袂飘荡,负手伫立在一段高崖之上,双目凝望着前方那座幽深的古洞,悠悠道:“二十多年前,我曾经受罚在此面壁,不远的地方就是潜龙渊。”

鬼锋站在他身后,环顾四周,淡淡道:“这里僻静无人,确是你我对决的好去处。”

丁原没有说话,默然迈步走入洞内。

里面空荡荡,依稀如当年情景。石壁与洞顶上,密密麻麻纵横交错地镌刻着历代翠霞派先贤在洞中修炼参悟而得的心得。

其中尤为引人瞩目的,无疑是那一幅上代长老曾山所留的题诗,赫然写的是:“曾山到此一游,特留仙尿一罐——大正二十八年三月十七”。

距今已过一百六十余年,字迹却依旧清晰深陷在石壁之中,恍然如昨。

只是物是人非,曾老头已然多年未归翠霞,坐忘峰的后山也随之变得沉寂冷清。

莫名地,丁原心神恍惚了一下,好像剎那间重回到少年时,自己的师父淡言真人正从远方踏云而来,那古板的面容,瘦小的身影,在记忆里渐渐放大,渐渐清晰,令他心头一热,低唤道:“老道士!”

一阵山风吹过,洞外的草木簌簌摇曳,带走了淡言真人的身影。

丁原一醒,眼眶却干涩的难受,手指在凹凸不平的石壁上轻轻抹过,缓缓平复下心境。他抬首望向静立在洞外、对着正凝神端详青石碑刻的鬼锋,说道:“请进。”

鬼锋走入洞内,朝周围的石刻略扫一眼,便收回视线不再观瞧,说道:“这里为何无人看守,任由你我往来?”

丁原回答道:“若是胸怀坦荡,整座翠霞后山自是空无一人;可要来的是居心叵测之徒,坐忘锋上草木皆兵。”

鬼锋微怔,一时半会儿想不透丁原话里蕴藏的玄机,但事关翠霞派隐私,他也不愿继续追问,只道:“我们还是回崖上,万一毁了这里的石刻,不免可惜。”

丁原唇角逸出一缕高深莫测的笑意,问道:“你可知此洞的名字?”

鬼锋点头答道:“思悟∣∣我已在洞外的青石碑刻上看到。”他目光一闪,接着道:“阁下适才耗损了不少真元,不妨在洞中打坐一夜。待明早日出,你我再到洞外一决雌雄。”

丁原摇摇头,问道:“鬼锋兄,你与当年鬼仙门门主鬼若寒是何关系,可否告诉我?”

鬼锋静默了片刻,沉声道:“他是我伯父,也是我的杀父仇人。当年我侥幸逃脱,一路向北,原本想寻找一处荒僻的地方埋头苦修,却不料遭遇到北极冰原上的一个神秘门派。

“我用鬼仙门的绝学和他们作交换,修为突飞猛进,一日千里。可待我回返漠北,欲找鬼若寒报仇时,却听说,他早已死在了阁下剑下。”

丁原道:“于是你就顺势南下,一路连挑燕山、天雷山庄、越秀与翠霞四派,一面验证自己多年修炼的成果,一面借此迫我露面?”

鬼锋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是,当我得知鬼若寒死讯后,心里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能与阁下快意一战,无论生死胜负皆不足谓。”

丁原哈哈一笑,道:“能成为鬼锋兄平生第一大敌,丁某幸何如之?不过,你既不是为了替鬼若寒报仇,又为何一定要与我一决而后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