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烽火欲燃(十三)王佐之才辅魏王 (第1/2页)

好书推荐: 我乃茅山大师

九月重阳,半月中天。 魏王府中,晚膳用过之后的魏王赵楙却独自一人坐在书房中苦思冥想。 “母后今天对我说起的事情,似乎话里有话,像是要提醒我什么。可究竟是什么呢?”他托着下巴绞尽脑汁:“说什么要我趁着两个使节团来访,多学习一下。我要学点什么呀?有事为什么不直接说清楚,打哑谜这么好玩?” 他想了很久也没有想出一个所以然来,不禁觉得有些烦躁,随手抓起边上一张宣纸使劲儿揉成一团,丢入一旁的瓷缶之中。 “殿下。”一个年轻的太监弓着身子走进来道:“今天咱们还去‘打马’吗?平日里这个时候,殿下早就去了。” 打马即打双陆,乃是一种棋类游戏,深受民间喜爱。之前着名的女词人李清照便深谙此道,不仅着《打马图经》曰:“打马世有二种:一种一将十马,谓之关西马;一种无将,二十四马,谓之依经马。流传既久,各有图经。”更是赋有《打马赋》一首:“打马爰兴,樗蒱遂废,实小道之上流,乃深闺之雅戯。” 赵楙也极爱打马,以往晚膳过后必定会拉着太监和侍女一起游玩。可是今天其他人都已经坐等许久,却不见赵楙过去,这才由他的贴身太监荀放过来相请。 “不玩了,今天没这个心情呢!”赵楙满脸不悦道:“没看到本王正烦着吗?” 荀放头脑灵活,善于洞察人心,见到此时正是为主子排忧解难的好时机,就主动上前相询。 “殿下既然心中有事,不妨说出来听听,也好让奴才替殿下分忧。” “你?”赵楙瞥了他一眼,随后说道:“也好,你平时这脑瓜儿也灵光,说不定还真能看出点门道来。” 于是他就把白天去仁明殿请安的时候,郑舜华和他说过的那些话都复述了一遍,然后问道:“你看母后特意对本王说这些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荀放低头想了很久,才缓缓说道:“皇后娘娘一开始先问了殿下有关外交礼仪方面的事,以前的时候娘娘可有问起过这方面的事情?” “没有,从来没有问起过。”赵楙答道:“以前母后只会过问本王的学业。” “那就对了,娘娘她不会无的放矢。”荀放立刻说道:“之后娘娘又特意提起两国使节团即将到访,要殿下多学习。娘娘的意思是,让殿下多学习外交礼仪!” “学习外交礼仪?”赵楙听得一头雾水:“本王学这些干嘛?” “哎哟,我的殿下!”荀放听着直着急:“使节团即将到访的时候,娘娘要殿下学习外交礼仪,这分明是在暗示殿下要去接待使节团。” “本王去接待使节团?”赵楙一怔:“本王可从未接待过。” “所以娘娘才让殿下学习啊……” “那母后为什么不直接说清楚,却要如此拐弯抹角?” 面对这样不开窍的主子,荀放只能循循善诱道:“殿下,官家应该没有提其过此事吧?” “今天去向父皇请安了,也没有听他提到。” “这就对了,皇后娘娘她要么是从官家身边的人身上探听到了这个消息,要么是官家的话中表露出了这个意思。但是在没有正式对外宣布之前,她绝不能明说,所以只能给殿下暗示。” “有道理!”赵楙又问道:“那接下去本王该怎么办?” “那还用说,当然是立刻、马上、赶紧学习背诵这些外交礼仪!”荀放催促道:“使节团即将到来,官家应该会立即宣布此事。在此之前,很有可能会找机会考一下殿下。最快的话,明天就会宣布,殿下今晚就要做好准备了。这可是殿下获得官家信任的好机会,切不可错过啊!” “阿放,你可真是本王的智多星啊!”赵楙拍了拍他的肩头道:“今晚本王就要通宵学礼仪了,你在一旁伺候!” 到了次日中午,赵楙兴冲冲地从皇宫返回,一回魏王府就把荀放喊到书房。 “阿放,全被你说中了,哈哈!”赵楙大笑道:“今天父皇在早朝的时候,问了本王不少有关外交礼仪的问题,本王对答如流。父皇相当满意,当即宣布由本王接待镔国使节团,秦王接待北契国使节团!” “恭喜殿下!”荀放上前道贺道:“今后殿下前途无量啊!” “不过父皇还指派了临淮郡王当本王的副手,这是何意?” “这是好事啊!”荀放更加放心了:“殿下昨晚虽然临时抱佛脚,今早将官家的提问应付过去了,可是实际经验完全没有。临淮郡王就不一样了,听说他经常接待使节团,也曾经出使过镔国,熟知那边的习俗。虽然这次殿下为正,临淮郡王为副,但是主要还是以他为主。殿下只管在边上观摩,看他怎么处理。即使有需要殿下决断的事情,也要多和他商量,多听听他的意见,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哎呀阿放,你真不愧是姓‘荀’的,果然是足智多谋啊!”赵楙茅塞顿开,不禁大悦道:“你那才智,好比三国时期曹孟德身边的荀彧、荀攸叔侄,堪称王佐之才!” 荀放听后却哭笑不得,荀彧最后的下场可是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