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4页)

��员阋布�渥匀坏靥感Ψ缟��

佳人身影已杳,段奕桀不再说话,和孙孟林颌首告辞,车子掉头转入长街,瞬间没了踪影。

孙孟林嘱咐了门上的下人几句,匆匆走进客厅。

孙老夫人身子不好,晚上安歇的早,蔡夫人也已经带着一双儿女振志和振和睡了,只有二夫人杨若兰闻讯等在客厅。

许良辰走进来,她忙放下手中的画册,迎上来关切地问道:“良辰,你回来了?”

这位孙府二夫人和许良辰的关系比较特殊,既是表嫂又是师友,许良辰的国画便师从杨若兰。

杨若兰本名杨素,苏州人,父亲是黄包车夫,母亲是洗衣妇,家中一贫如洗。杨若兰长大后常说,幼年在她的记忆里,每天能吃饱便已是幸事,很多时候,食不裹腹。尽管度日艰难,母亲依旧借了钱送她进学堂念书,她的聪颖好学,特别是绘画方面的天赋深得学堂先生的喜爱。

十岁那年,为了给家里唯一的劳动力………父亲治病,被迫沦为卖唱女。因为长得清秀漂亮,天资聪颖,很快便学得一手好琵琶,早年在苏州天香阁红得发紫,因为身姿丰盈而被称为“杨妃”。

官绅巨贾夜夜追逐,是名气很大的清倌人。南方军政府成立后,孙孟林返家祭祖,到苏州时一来二去两人相遇,于是一见情钟。当时盐业银行张家的大公子张广远正求娶佳人,将她软禁在江南春酒店的房间禁止外出。

孙孟林请当时任职苏州督军的好友武耀南相助,先在城外运河上安排好船只,连夜开车闯进江南春,买通张广远的手下接走了杨若兰,然后双双远走燕州。

此后杨若兰在孙孟林的帮助下,正式拜师学画,不仅潜心观摩珍贵书画真迹,悉心钻研工笔重彩画法,并在孙孟林宦游期间游历名山大川,实地写生。经过这些年的磨练,在十里洋场渐渐崭露头角,是颇为有名的工笔重彩青绿山水画家之一。

许良辰走进客厅,她正站在一瓶兰花旁,黑色的旗袍和长长的耳坠衬出一派风韵,身姿丰盈,皮肤白皙,脸上笑靥盈盈。

许良辰见她拉了自己的手,便也笑笑:“小表嫂,回来的晚,吵醒你和表哥。”

杨若兰握了握她的手什么也没问,只是招呼丫头准备热水,服侍二小姐休息,送了许良辰回后院,夫妻俩才一边往回走一边悄悄商议着。

回来的晚,又辗转难眠,许良辰第二天醒来已经十点多,匆匆用了早餐便想回学校看看,丫头小圆见她拿资料便笑着道:“二小姐,少爷走的时候吩咐,说您的腰伤还没痊愈,暂时还是不要去上课的好,已经帮您请了假的。”

想不到表哥特意嘱咐,许良辰微怔,旋即便也默认,昨晚一番折腾,自己的腰的确又不舒服,既然已经请假,那就过两日再回吧。

答应着放下资料夹,正准备去外祖母房里问安,却听到门外丫头小方和人打招呼:“少奶奶,廖太太。”

许良辰抬头,表嫂蔡凤岐带着一个中年夫人走了进来。

良辰忙起身招呼,身量娇小的蔡凤岐看着她一笑:“二妹,你看这是谁?”

许良辰看过去有些迟疑地喊了声:“廖姨?”话音未落,心急的廖玉凤急切地拉过许良辰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喜极而泣道:“可算回来了……前段日子还和少奶奶说等你回来去码头接船,谁知这次回去,湘南局势紧张,一路上都是兵,前两天才回到燕州,谁知又看到你和……唉,把姨妈给急的……这下好了……听说你受了伤,哪里不舒服?快让姨妈看看……”

几年不见,廖姨还是那样的急脾气,许良辰笑笑,蔡凤岐从小圆手里接过茶杯,笑着劝道:“廖太太,您别着急,良辰伤到腰部,现在已经好多了,您请坐……”

廖玉凤拉着许良辰在沙发上坐了,接过茶水道了谢,许良辰再三说腰伤无碍,才放了心:“听说你回来,姨妈喜得几夜没睡好,和你姨丈说,可算又看到小辰了……哦,竟芜也来了,怕你还在休息,在大厅等着呢……”

竟芜?许良辰脑海中出现了邮轮离岸时男子英挺的身影,扬起的手,深蓝色的西装,英俊的眉目间千山万水的牵挂……

一别几年,不知竟芜可好?

第十八章 清泉

廖玉凤是许良辰生母孙易晨的闺中密友。二人皆生于世家豪门,孙家世代官宦,廖家却是富商。自幼便是同出同入把臂携游的良伴,后来在圣玛利亚书院读书时,孙易晨从父母之命许婚门当户对的许家,廖玉凤却对二哥廖云台在圣约翰大学的同学江正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