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吕家和丰沛集团决裂?张居正改革大幕开启 (第2/5页)

里。

一旁正在奋笔疾书的朱翊钧闻言,心中顿时瘙痒难耐,忙道:

“母后,也给我……朕看看吧。”

李太后瞪了一眼朱翊钧:

“功课做完了吗,皇帝?”

朱翊钧讪讪地将视线强行转回了面前的课业。

李太后读起张居正的奏折,读着读着,表情渐渐变得严肃起来。

看完后,李太后将奏折递给了一旁的陈太后。

“姐姐,你也看看。”

陈太后有些疑惑地接过奏折,看了一会,表情也变得凝重起来。

【张居正的这份奏折,并没有任何政治斗争的内容。】

【这位新任大明首辅,从“省议论、振纪纲、重诏令、核名实、固邦本、饬武备”等六个方面提出改革政治的方案,其核心就是“整饬吏治,富国强兵。”】

【此外,张居正还明确提出“财用大匮”是自己要解决的终极目标。】

听到这里,历朝历代的皇帝不由动容。

大宋世界之中,赵匡胤呵呵一笑,皇冠旁边两条长翼也随之摇动起来。

“这个张居正确实是个当宰相的料,一下子就抓住了核心。”

“国家没钱,还说个屁嘛!”

赵普闻弦歌知雅意,立刻开口道:

“陛下所言极是,就咱们大宋这么富庶,每年的国库收入数以亿计,才是一等一的治国方略!”

几名宰相更是一等一的聪明人,闻言各种开口吹捧,让赵匡胤越发得意。

突然,一名将军快步而入,朝着杨业低语几句。

杨业表情一变,站起来对着赵匡胤道:

“陛下,交趾和崖州爆发了叛乱!”

“什么?”赵匡胤勃然大怒,皇冠旁边两翼齐飞。

“混账东西,区区南蛮,竟然也敢冒犯大宋威严。”

“杨业,你是枢密使,速速会同兵部,派兵镇压!”

这个小插曲并没有影响赵匡胤的心情,他很快就又变得愉快了起来,发了一条弹幕。

【宋太祖赵匡胤:这个张居正是个人才啊,知道国家想要强大必须得富裕的道理,深得朕大宋的智慧!你们这些家伙和他学学!】

短暂的十几秒钟后,几条弹幕跳了出来。

【秦始皇嬴政:东方六国的财富,单单是一个齐国都是朕大秦的两倍,但有钱又如何,一统天下的还不是朕?】

【汉武帝刘彻:匈奴人占据西域几十年,搜刮无数财富,还不是被朕的卫青和霍去病打得屁滚尿流?】

【隋文帝杨坚:你说这种话,应该是没有见过南陈的国库,你知道南陈时期的江南有多富裕吗?】

【明太祖朱元璋:朕就一个乞丐起家的,若是以财富论英雄,朕能建立疆域比大宋还要辽阔好几倍的大明?】

【唐太宗李世民:说真的,拳头大才是硬道理,钱财在争霸天下的时候都是虚的!】

李世民的话立刻得到了历朝历代皇帝,尤其是开国皇帝们的赞同。

赵匡胤表情阴沉,脸颊不停抽动着,皇冠旁边的两翼不断微微颤抖,显见他心中此刻究竟是有多么的愤怒!

“哼,这些个蠢材,连道理都不懂,朕和他们讲不通,就让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吧!”

太子赵德芳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中却没有任何笑意,反而陷入了沉思。

赵德芳的性子和赵匡胤并不一样。

赵匡胤生在乱世,成长的过程中见证了战争的混乱,思想更偏向于实用。

所以赵匡胤开创的宋朝,才能对商品经济如此宽容。

而赵德芳出生和成长的环境是比较优越的,接受的也是最正统的儒家教育。

这让赵德芳在商人和农民之间,更倾向于农民。

赵德芳心中暗自转着念头。

“历朝历代的皇帝全都重视农民、田地,只有大宋重视商人、经济。”

“这真的就是对的吗?”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在经历了嘉靖皇帝混乱的四十多年统治,以及严嵩父子所带来的祸害之后,大明土地兼并严重,外敌侵扰不断,内部矛盾剧烈。】

【张居正作为前内阁首辅徐阶的高徒,对于大明的弊病自然是心中有数。】

【大明需要改革,这是每一个有识之士的共识。】

【但改革从来都要得罪既得利益群体,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