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朱棣,你可真是有一个好儿媳妇啊 (第2/4页)

“你还不满意是吧?不满意就别去了!”

朱棣慌了,忙道:

“满意,儿臣非常的满意!父皇放心,儿臣一定谨遵父皇旨意。”

说着,朱棣眼珠子咕噜噜地转动,动起了歪心思。

反正俺是太子,到时候去了战场,难道还会被蓝玉这老小子限制不成?

朱元璋看着朱棣这般模样,悠悠开口:

“朕到时候会让郭英跟着你,只要你敢去战场,郭英立刻就把你绑了,送回大明!”

朱棣:“……”

这位大明太子,一辈子天不怕地不怕。

但碰到自家父皇,却有一种被死死拿捏的感觉。

父皇,您都老了,就别这么英明了吧!

朱元璋看着朱棣吃瘪的模样,忍不住大笑起来,重新将目光转向金幕。

【宣德二年,朱祁镇出生于京师顺天府皇宫之中,为明宣宗朱瞻基长子。其母孙贵妃也因此而被册封为皇后。】

【宣德十年,明宣宗朱瞻基驾崩,朱祁镇奉诏继位,改元“正统”。】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看到这里,呵的笑了一声。

“国少主疑啊,难怪会上盘点。”

扶苏道:

“这朱祁镇,八岁就即位,如何能治理好国家?”

秦始皇悠然道:

“那可不?不是每个少年天子,都能和朕一般!”

扶苏心悦诚服地点头。

秦始皇嬴政,十三岁继承秦国王位。

成年之后,将权力收回,先后罢黜了太后一党和吕不韦一党,又灭了六国一统天下。

这种事迹,放眼历朝历代,也是堪称逆天级别的心机。

至于这个朱祁镇……

扶苏看着金幕视频画面之中那位极为稚嫩的天子,摇了摇头。

这小子,怎么可能和父皇相提并论?

【朱祁镇即位时过于年幼,是以朝政由其祖母,太皇太后张氏掌控,内阁之中则是“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进行辅政。】

朱元璋咦了一声,看了一眼朱棣。

“张氏,不就是你的大儿媳妇嘛。”

朱棣赶忙点头:

“是啊是啊,张氏是高炽的正妻,这不刚刚身怀六甲,马上就要给父皇您生一个嫡长曾孙啦。”

如今朱棣是太子,朱棣的长孙自然便是嫡长曾孙。

朱元璋面无表情地开口。

“就是朱瞻基这个放弃了安南和漠南的小混账。”

朱棣一脸尴尬。

【太皇太后张氏作为明仁宗的皇后,虽出身平民,但十分贤德。】

【她摄政期间,大力任用仁宣老臣,在三杨为首的内阁辅佐下,整个正统前期的大明朝维持了仁宣之治的盛世,虽国土收缩,但国力蒸蒸日上。】

朱元璋看到这里,脸色和缓不少,点头道:

“很不错,张氏是个好媳妇。”

明初皇子和皇孙们的妻子挑选,是非常不同的。

皇子们的妻子,一般都是和功臣勋贵联姻。

比如前太子朱标的第一任妻子是明初大将常遇春的女儿常氏,朱棣的妻子是徐达的女儿徐氏。

但到了皇孙辈,朱元璋就不让皇孙们继续和功臣联姻迎娶大家闺秀,而是选择那些出身相对普通的小家碧玉。

朱高炽的妻子张氏,其父张麟原本只是一个普通军官,在张氏被册封为燕王世子妃后才由此升任副指挥使。

如今朱棣成为皇太子,张麟作为朱棣的亲家也只不过升到六品指挥使,和徐达常遇春这些郡王、国公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

这也是朱元璋的措施,防止后宫干政!

【由于明仁宗朱高炽过于短命,仅仅在位一年就去世,张氏作为朱瞻基之母,事实上在明宣宗时期就已经掌控国政,是仁宣之治真正的统治者之一。】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朱祁镇这位正统皇帝,将继承父祖的伟业,开创史无前例的“大明五贤帝”盛世。】

朱元璋看到这里,越发惊讶了。

“没想到啊,这张氏之功,竟然比朕想象的还要大!”

“老四啊,你这个儿媳妇,了不得啊!”

朱棣也是非常震惊。

张氏这个儿媳妇,其实和朱棣的关系不大。

是由大明宗人府挑选出一个名单,然后朱棣老婆徐氏去看了名单上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