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杨坚李渊双重认证,民族融合才是最优解 (第2/4页)

会成为和父亲性格完全相反的人,就比如高殷和其父高洋,性格就截然不同。】

【高殷继位之后,重用杨愔、燕子献、宋钦道等汉族大臣,大力推行汉化改革,行仁慈治国之道。】

【这个举动,也得到了高殷生母,太后李祖娥的大力支持,毕竟李祖娥也是汉人。】

【为了实现改革目标,必须要做的就是集中皇权,收回高演、高湛等皇族亲王们手中的兵权。】

【但高殷的这些改革,无疑触怒了高演高湛,加之高归彦关键时刻走漏风声,高演高湛抓住机会,起兵捉拿了杨愔等人,挟持高殷来到太皇太后娄昭君面前对峙。】

画面中,高演大声道:

“母后,若是全按照高殷的改革来做,咱们鲜卑人将来也别说什么权力了,就安心的当汉人的狗而已!”

娄昭君一听此言,顿时气得七窍生烟,当即大骂自己的儿媳妇,当朝太后李祖娥。

“你这个汉人贱婢,难道不知道大齐是我们鲜卑人建立的吗?我们鲜卑人怎么可能会受你这个汉人老妇的摆布!”

【娄昭君作为高欢正妻,说话可谓一言九鼎。】

【高殷当即被废黜为济南王,责令迁出皇宫。】

【杨愔等推动改革的汉族大臣尽数被诛杀,高欢和娄昭君的第六个儿子常山王高演登基,成为北齐新皇。】

【高殷被废,标志着北齐鲜卑人和汉人之间的融合再度失败,两大民族之间的矛盾越发深刻,内在冲突不断。】

【这,也正是北齐明明最为富庶,最后却被北周轻易灭亡的最大伏笔。】

大隋世界之中,隋文帝看到这里,表情之中也带着感慨。

“周太祖,真是功莫大焉。”

“没有周太祖的改革让关中胡汉融合,就没有后来强悍的大周和大隋了。”

杨勇有些好奇地开口。

“父皇,这民族融合,当真有这么大的威力吗?”

隋文帝轻笑点头。

“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若没有民族之间的融合,那么胡人士兵和汉人士兵一旦上了战场,就是各自为战,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把对方看成自己人!”

“有了周太祖的改革后,每一个关中折冲府之中的袍泽都是同村同镇同县,大家的田宅在一起,孩子们从小一起长大一起玩耍,久而久之自然产生感情,成为真正的乡党。”

“上了战场,乡党之间自然守望相助,拼死相救,如此发挥出来的威力,就远胜之前了!”

顿了顿,隋文帝又开口道:

“当然,这个融合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花费的时间数以十年计!”

“这也就是为何在前面的战争中,周太祖即便完成了府兵的初步改革依旧难以战胜高欢的原因。”

“只有到第二代、第三代关中府兵成长起来的时候,大周才有了真正横扫天下的实力!”

听着杨坚的话,杨勇似懂非懂。

他毕竟不是从那个火热的年代成长起来的。

但他心中却记住了一句话。

民族融合,有百益而无一害!

唐初世界之中,李渊也发出了感慨。

“民族融合……”

他的表情有些出神。

这位大唐的开国皇帝,想起了自己人生之中见过、打过交道的许多人。

有好人,也有坏人。有胡人,也有汉人。

李渊定了定神,抬头看向群臣,笑呵呵地开口。

“各位看到这里应该也知道,想要真正成为华夏的王朝,除了汉化这条路之外,别无他途!”

群臣之中,大部分点头。

也有少部分鲜卑大臣,表情迟疑,欲言又止。

李渊又接着笑道:

“不过大家也放心,咱们现在这座大殿之中所站着的都是唐人,都是朕的好臣子,都是大唐的好官员!”

“今后,若是有人以什么民族、出身原因来相互攻讦,那朕第一个就要治他的罪!”

听到李渊的话之后,在场的众人终于松了一口气。

“陛下英明!”

李世民心中也是无比佩服。

鲜卑人?汉人?

其实,那都是过去式了。

如今,在大唐的土地上只有一种人。

唐人。

从岭南到东北,从山东到西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