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朱高炽提议改革卫所,李世民闪击高句丽 (第2/4页)

深吸一口气,用胖子特有的浑厚声音道:

“孙臣以为,这百户明显平日里对下属过于严苛,导致下属在发生战事时压根不愿意为这百户效力。”

朱元璋脸色缓和不少,点了点头,冷笑道:

“这张虎子,明显是仗着自家舅舅是上司,就把麾下士兵当成了家中奴仆对待。”

“你听听张虎子老娘的语气,呵呵,真是死有余辜!”

朱高炽忙道:

“皇爷爷说得对,这张虎子最后还投降瓦剌了,更是罪加一等!”

朱元璋脸色越发柔和,朝着朱高炽点头道:

“不错,你比你那个鲁莽蠢笨的老爹要好多了。”

柱子旁边的朱棣满脸问号。

不是,父皇你搞错了吧?

我儿子怎么可能比你儿子强啊?

父皇,请相信你自己,你儿子才是最强的!

朱元璋骂了一通朱棣,感觉神清气爽不少,这才对着群臣道:

“尔等都来说说,这卫所兵,为何不愿意为大明卖命?”

群臣七嘴八舌地开口。

“自然是张虎子昏庸!”

“陛下,这军队之中结党营私之风盛行,必须得好好的刹一下这股风气!”

“臣等认为,应该以文官治军,才是正道!”

朱元璋听着,脸上的表情从先前的期待,渐渐变得不耐烦。

就在朱元璋想要发火的时候,朱高炽突然又开口了。

“皇爷爷,孙臣倒是觉得,或许卫所兵这个制度,真的有待商榷。”

朱棣急了,瞪着朱高炽。

“你这臭小子知道什么,不要在你皇爷爷和诸位公卿面前胡言乱语!”

这可是国家大事,朱高炽这小子要是乱说话,别人可不会说朱高炽的不是,而是觉得朱棣这个爹管教不好!

朱元璋打断了朱棣的话。

“你闭嘴!让高炽说话,天塌不下来。”

朱棣无奈地闭上嘴巴。

朱高炽道:

“孙臣觉得,卫所兵,其实便是屯田的翻版。”

“纵观历朝历代,虽也有曹魏这般以屯田制度为根基的兵制,但总归只不过是权宜之计。”

“卫所长官百户、千户们,有无数种办法可以让卫所兵逐渐沦为奴隶一般的附庸。若变成了奴隶,谁还愿意卖命打仗呢?”

说到这里,朱高炽抬头看着朱元璋,正色道:

“孙臣斗胆,请皇爷爷取消卫所兵制度,改大明兵制为常备兵制,以国库直养军队,如此士兵们才能心无旁鹭的训练,也能在战时为大明拼命!”

朱高炽话音落下,顿时一阵低低的哗然声。

兵部尚书茹瑞忍不住道:

“皇孙此言,未免有些过于脱离实际。”

“大明九边数十万卫所兵驻扎,若是一下子全部转成常备军,朝廷哪里来的这么多钱?”

朱高炽笑了笑,道:

“其实没必要全部转成常备军,只要在卫所兵之中挑选足够精锐之人,十取其一组成一支真正精锐的大军便可。”

“剩余的九成,可以命其在边疆开垦农田,耕种居住。”

“只要有足够的农田,这九成人上缴的钱粮税赋足以养活剩余一成人组成的常备军,甚至都不需要朝廷额外划拨钱粮装备。”

“且常备军既然是被边疆父老钱粮所养,等瓦剌鞑靼寇边时,常备军岂能不出死力?”

朱高炽侃侃而谈,茹瑞一时间竟然无法反驳。

朱棣吃惊地看着朱高炽,好像是第一天认识这个胖儿子。

朱元璋沉吟片刻,开口道:

“郁新,边疆的田地够吗?”

户部尚书郁新飞速地在心中盘算了一会,道:

“九边要塞以南其实是有不少地方适合耕种的,产量虽没有江淮湖广为高,但只要朝廷这边给予足够的农具和种子支持,应该两三年内便可自给自足。”

朱棣忍不住道:

“郁尚书,既然你早知道,为何不说?”

郁新一脸尴尬。

这卫所制度是朱元璋钦定,写进《皇明祖训》的制度。

郁新敢说啥,直言反对皇明祖训?又不是活不耐烦了。

朱元璋显然看出来了,沉吟片刻,道:

“此事先不着急,这样吧。郁新、茹瑞,尔两个牵头来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