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大明情报泄露成了筛子,历朝皇帝担忧起卫所制度 (第2/4页)

好书推荐: 红楼春

领的二十万明军所有部队番号,甚至就连哪支部队有多少战马都清清楚楚!】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满脸寒霜。

这一次,这位大明开国皇帝不拍桌子了。

但朱元璋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浓重杀机,却让整座大殿之中的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低头。

“朱高炽,你给朕跪下。”朱元璋冷冷开口。

朱高炽苦着脸,跪了下来。

朱元璋一脚踹了过去。

“你这蠢材,看看你和你儿子干的好事!”

朱高炽硬生生地受了这一脚,满头大汗。

“皇爷爷,孙臣错了。”

“孙臣不应该废弛武备,不应该不重视边疆防御。”

朱元璋冷笑道:

“好一个明仁宗,好一个仁宣之治。朕还以为尔父子的所谓盛世就好像贞观之治一样,能为大明开疆万里。”

“搞了半天,就是无脑和蒙古人绥靖,放任蒙古人把大明渗透成一个筛子!”

朱高炽汗如雨下,连声告罪。

朱棣也忍不住了,蹬蹬蹬冲上来,一脚就把朱高炽踹出一米之外。

“俺怎么会生出你这种蠢儿子!俺都迁都到北平了,你这蠢货距离边疆不过百里地,竟然连防御都不重视?”

“俺打了一辈子的胜仗,你竟然连和蒙古人开战的勇气都没有?”

朱棣是真的气坏了,对着朱高炽破口大骂。

“你还当什么狗屁的大明皇帝,还不如滚回凤阳老家种田去!”

朱棣是真的生气。

打了半辈子的仗,从来就没输过。

再加上盘点视频里,五征蒙古,七下西洋,收回安南!

这些,都是赫赫战功,都是丰功伟绩。

没想到,居然才到了儿子这一代,就全特么丢了!

朱棣还不解恨,又上去对着朱高炽踹了几脚。

正准备多踹几脚时,朱元璋哼了一声,道:

“老四,差不多行了!”

朱棣还不消气,又踹了朱高炽一脚。

“没事父皇,他肉多!”

躺在地上的朱高炽:“……”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表情凝重。

“看来,朕有必要在皇明祖训里加一句,今后大明子孙皇帝,必须要将北方瓦剌鞑靼作为头号心腹大患,必须要以军队武备为最优先!”

朱棣点头道:

“儿臣也觉得是这个道理,一定要让军队保持进取心,才能有战斗力!”

人活一世,归根结底,就是为了利益。

军人想要获得利益,最简单直接,也是最方便的方式,就是军功!

朱高炽和朱瞻基这两个蠢材,不让边疆武将们征讨犯边蒙古人获得军功,那这些边疆武将只能想其他办法获得利益。

出卖情报,走私武器钱粮,这些都是能获得丰厚利益的办法。

至于瓦剌鞑靼人获得了大明兵器会威胁到大明这种事情,反正到时候是朝廷买单,又关这些已经通过走私获得丰厚利益的边军守将什么事呢?

朱棣毕竟是镇守了北平城这么多年的藩王,对于边军守将的心思,那是一眼就看透。

大唐世界之中,李渊看着视频,也皱起了眉头。

“如此看来,咱们大唐的府兵制度,似乎也是隐患重重啊。”

在场的诸多大唐重臣,也是表情忧虑。

府兵制,是西魏刚刚建立的时候,宇文泰为了和东魏高欢抗衡而搞出来的制度。

简单地说,就是政府发给百姓土地耕种,而百姓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自带兵甲钱粮,应征入伍打仗!

这个制度极大地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同时百姓因为获得田地的关系,打仗的时候也分外的卖力。

由此,西魏得以迅速的强盛起来,最终从西魏——北周——隋朝这一条线上发展出来的关中政权,先后灭亡了脱胎于东魏的北齐和长江以南的陈朝,一统天下。

府兵制度,是关中政权强悍战斗力的最佳保证!

在场所有的大唐高层都是眼光出色的精英人物,他们一眼就能看出来,大明这个“卫所”制度,就是府兵制度的翻版!

唯一不同的是,卫所大部分位于边疆,而大唐府兵的田地一般都位于关中这样的内地。

但田地在哪里,并不影响整个制度的大局。

既然大明的卫所制度会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