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张辅到底是对是错?朱棣和李元吉都挨了臭骂 (第2/5页)

基后被废黜。

还有宋国公冯胜,和蓝玉是铁哥们。

也就是陛下看完靖难之役视频后改变主意立朱棣为太子,若朱元璋选择朱允炆,那蓝玉必死无疑。

蓝玉一死,铁哥们冯胜也肯定会被牵连,宋国公一脉也是难保。

还有曹国公李文忠一脉,如今继承爵位的是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

在盘点靖难之役的视频之中,李景隆可是“大出风头”,被朱棣干碎了一次又一次。

等朱棣将来登基,李景隆这个曹国公能不能坐稳,也有着极大的悬念。

魏国公徐达一脉,如今继承爵位的是徐辉祖。

徐辉祖同样也在靖难之役中打败过朱棣,而且最终誓死不投降。

好在徐辉祖的妹妹徐氏是朱棣的太子正妃、朱高炽的亲娘、将来的大明皇后,这一脉只能说危险不大,但并不是没有。

这么一盘算,整个大明开国六公爵之中,真正安然无恙、毫无风险的,竟然就只有卫国公邓愈这一脉。

开国公爵尚且如此,更何况张辅这个靖难之役之后才被封的英国公呢?

群臣想到这里,看向朱高炽的目光不免多出几分佩服。

这位皇孙,人是胖了点,脑子真挺好用的。

难怪能开创“仁宣之治”。

朱棣一听,也觉得有几分道理,但还是忍不住怒道:

“张辅那小子,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算计?”

朱高炽这下就不敢说话了。

毕竟是亲爹。

朱元璋打断了朱棣的话。

“行了,究竟会不会答应,看视频不就懂了?”

大秦世界之中,扶苏有些好奇地开口。

“父皇,您觉得这一次张辅,哦不,是整个刺杀王振的计划能成功吗?”

秦始皇面庞隐藏在冕旒之后,看不清表情。

片刻后,威严的声音才从冕旒之后传来。

“不能。”

扶苏有些讶异。

“不能?”

秦始皇冷笑一声,道:

“像这般大事,能成事者,必定是有着坚强意志和决心之人主使,有智谋之人帮助计划,加上悍不畏死的勇士动手,方能成功。”

“朕从这些大明臣子之中,看不出这三点。”

扶苏哦了一声,又有些好奇地开口询问。

“父皇当年灭掉嫪毐时,这些点都具备吗?”

秦始皇闻言,陷入回忆。

嫪毐,秦始皇生母赵太后的姘头。

当时秦始皇年幼,赵太后摄政,嫪毐凭借姘头身份一度专权秦国,连正牌丞相吕不韦都要退避三舍。

秦始皇亲政之后,有人告发嫪毐是个假太监,又说嫪毐和赵太后生了两个儿子,准备毒杀秦始皇,让这两个儿子之中的一个取而代之。

嫪毐得知消息之后,担心秦始皇会杀他,于是趁着秦始皇外出的时候,偷来赵太后的御玺,凭此调动县卒和宫廷卫队,想要杀掉秦始皇。

秦始皇临危不惧,果断处置,最后在昌平君、昌文君的帮助下反杀嫪毐,并将嫪毐和赵太后生出来的两个儿子弄死。

秦始皇缓缓开口。

“嫪毐之事,确实是朕从小到大,最为危险的时刻。”

“那时的朕,刚刚亲政,几乎没有什么根基。嫪毐又是……嘿,朕的处境,比朱瞻基那小子登基的时候差多了。”

“但朕可不像朱瞻基那么废物,还要去借助什么宦官!”

“哼,小小算计一下,嫪毐不就死了?”

秦始皇的话语之中,透露一种霸气。

堂堂大秦帝王,还要去靠太监夺权?

真是笑话!

朕,华夏之尊,行霸王之道。

群小自然辟易,何愁权威不得!

顿了顿,秦始皇又道:

“当年之事,朕主持大局并负责谋划,昌平君和昌文君负责领兵作战。”

“此乃得胜之道。”

“若是朕脑子糊涂一点,去找吕不韦做盟友。恐怕结果就是嫪毐和吕不韦同流合污,朕身败名裂而死。”

扶苏听着秦始皇的话,心中也是有些发凉。

扶苏出生时,吕不韦早已是一具白骨。

但从秦始皇这些话语之中,扶苏依旧能感觉到当年那些事情背后的惊涛骇浪。

秦始皇回忆完往事,笑了笑,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