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王莽向匈奴求和,刘秀逃过一劫,历朝皇帝吐槽 (第2/5页)

晓谕天下,陈钦因为杀害匈奴王子,如今匈奴人打到黄河边了所以要将其斩首,那新朝各地真的分分钟就要暴乱了。

王莽定了定神,道:

“对对对,绝对不行。”

甄邯眼珠子一转,突然有了主意。

“陛下,其实咱们可以折中一些。”

“陈钦可以斩首,也可以晓谕天下,但罪名不能是得罪匈奴人。”

王莽愣了一下。

“你的意思是……”

甄邯微微一笑。

“我们完全可以用别的罪名将陈钦斩首啊,比如说勾结乱党妄图光复前汉。”

“斩首了之后,也可以晓谕天下,还能顺便警告前汉余孽。”

“至于匈奴那边,只需要派一个能说会道之人作为使者,一定能让匈奴单于无话可说。”

王莽一拍大腿,笑道:

“好,这个主意好。既不用丢朕的面子,又能让匈奴人满意。”

“谁来当这个使者?”

说着,王莽用期待的目光看向面前几名臣子。

这几人直接慌了,不敢和王莽对视。

匈奴人提出来的两个停战条件,王莽这边第一条是骗,第二条还是骗。

这要是真出使了,被匈奴单于发现了,那使者就是一个当场暴毙。

谁敢去?

就连主和派领袖刘歆也是完全不接这个话头。

王莽等了片刻见无人答话,不由怒了。

“尔等不想去也就算了,推荐几个人选给朕也行啊!”

几人闻言,又陷入踟蹰。

在场的都是朝中大佬,势力和手下当然不缺,能说会道的也有。

但还是那句话——使者很大可能会死!

能说会道的人,在哪个派系之中都是急需的人才,被倚重的心腹。

谁愿意把自家心腹派去送死?

眼看王莽的怒火又要控制不住,王邑突然心中一动,想起一件事情了。

那是之前在明堂里的那次……

王邑开口道:

“陛下,何不在太学生之中选拔?”

“太学生?”王莽皱眉,“那只不过是一群学生,能担当这么重要的职位?”

王邑忙道:

“太学生都是热血之人,勇气十足。而且他们算天子门生,身份足够。”

“最重要的是,他们肯定愿意踊跃为陛下分忧!”

王邑的话立刻得到了其他人的附和。

“对对对,太学生都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正好锻炼一下他们!”

“王邑大人所言极是,陛下应该给年轻人一个机会。”

这一刻,在场的新朝重臣都是同样的想法。

自己是不会去当这个使者的,派心腹去送死也不合适。

但派一个太学生去,那谁都没心理负担。

不就死个初出茅庐的小子嘛。

万一真闹出什么事情来,直接把责任往这个倒霉的太学生身上一推,就说他第一次办事不够成熟闹出祸端。

这样子,在场几名新朝重臣完全没责任!

王莽见几名心腹重臣都这么说,于是便点头道:

“好吧,那立刻派人去通知太学院,让他们选拔一个,不,两个最能言善辩,而且交游广阔,心理素质强悍的人选给朕。”

很快,一份只有两个人的名单就送到了王莽的面前。

镜头适时放大,将王莽面前的名单呈现在金幕中。

第一个是“刘秀。”

第二个是“王咸。”

两人后面,各有一行小字,简单介绍他们的籍贯来历,以及在太学之中的求学经历。

王莽轻声念出。

“刘秀,家住蔡阳县,丧父,由叔父抚养,乃前汉开国皇帝刘邦九世孙……”

“王咸,济南人士,出身济南王氏大族……”

王莽沉吟片刻,拿起手中朱笔,在其中一个名字上勾了一个。

“就他吧,再传旨太学院,召他入宫!”

东汉世界之中,大殿一阵哗然。

就连刘秀本人都露出惊讶的表情,忍不住拍了一下手边的王莽脑袋。

“好啊王莽,原来朕的名字竟然还出现在你面前过?”

“还是这么大的事情?”

太子刘庄忍不住道:

“父皇应该是没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