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张居正去世,朱翊钧给的谥号让朱棣心态炸穿 (第2/5页)

好书推荐: 红楼春

也!”

“哼,当年他把朕当孙子一样教训的时候,肯定没想过朕有朝一日能亲政吧?”

“给朕等着!”

突然,冯保走了进来。

朱翊钧吃了一惊,下意识坐直身体,露出讨好笑容。

“大伴,你怎么来了?”

旋即,朱翊钧又觉得有些不对,重新板起了脸。

朕都已经是亲政的皇帝了,何必这么害怕大伴?

冯保拿着奏章,对着朱翊钧道:

“陛下,这是戚继光上的奏报。”

“戚继光?”朱翊钧闻言,眉头一皱。

随意扫了一眼奏章,朱翊钧发现戚继光奏章上的内容说的并不是鞑靼人,而是建州女真。

在戚继光看来,建州女真最近的势力隐约又有要扩大的趋势,已经有一部分建州女真从辽东离开,逐渐朝着辽西和山海关的方向迁移。

戚继光认为建州女真的人口已经扩大到了一定程度,若是放任,将来可能会成为大明新的变幻,必须要想方法对其进行控制。

朱翊钧看完这篇奏折,不由发出一声冷笑。

“简直是无稽之谈!”

“成化犁廷后,女真人早已不足为患,戚继光徒称名将,根本就是危言耸听嘛。”

“立刻给朕下旨,训斥一番戚继光!”

朱翊钧这种态度,自然并非毫无缘由。

戚继光在江南的时候,是被胡宗宪提拔的。

到了张居正执政时期,张居正将戚继光提拔,让他带着戚家军前往北方,出任蓟州总兵官,镇守蓟州、永平、山海关等地。

十多年间,戚继光屡次遭到各种弹劾,都被张居正力排众议保护下来。

这在朱翊钧看来,分明就是朝中大臣勾结边境将军的典型嘛!

而且由于戚继光驻军所在地的特殊性,若是哪天张居正真的派人去找戚继光,戚继光一两日就能带着戚家军兵临京城!

听着朱翊钧的话,冯保的表情微微变幻了一下,试探性地开口。

“陛下是想要免掉戚继光的职位?”

朱翊钧哼了一声,道:

“朕以前就听说戚继光勾结朝中大臣,逢迎媚上,又喜欢结好同僚,必定是心有异志!”

冯保哑然片刻,道:

“陛下,戚继光在朝廷十多年来的每次考核都是第一名啊。”

明朝以八事“积钱谷、修险隘、练兵马、整器械、开屯田、理盐法、收塞马、散叛党”评判边将,每三年派大臣阅边。

戚继光在蓟州“足竭穷荒,心竭智虑,无一楼垣非亲自措筹而步算,无一戈橹非亲自检点而试验者也”,因而成绩次次都是第一。

也不仅仅是考核,戚继光还多次击败北方鞑靼各部落的劫掠入侵,甚至还指挥过一次超过十多万人的大明东北边军大演习!

戚继光的这一次大演习,也是华夏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听到冯保的话之后,朱翊钧明显有些不太高兴,道:

“考核第一有什么用,朕反正就是不喜欢他。”

冯保有些无语,语重心长地开口道:

“陛下,臣子最重要的是能为您效力,当年唐太宗屡次被魏征气得半死,但不也一直重用魏征吗?”

“帝王不可凭喜好用人啊。”

别看冯保只是个太监,但他可是太监之中的优等生,不但文化水平高,还主持负责刻印了《启蒙集》《四书》《书经》《通鉴直解》《帝鉴图说》《经书音释》等文化典籍。

就连张居正也说过,冯保若是从小家境好一些,能读书而不是卖身进宫做太监的话,考中进士当个六部侍郎什么的绰绰有余。

朱翊钧听着冯保的话,不为所动。

冯保见软的不行,目光一转,道:

“陛下若是刚刚亲政就大肆更换朝臣,恐怕会引来太后娘娘的不满啊。”

“而且张阁老那边恐怕也有意见。”

朱翊钧闻言一愣,气势顿时就不由自主地衰弱了下去。

在这位大明小皇帝的成长历程中,敢严厉管教他的也就是李太后和张居正。

至于冯保本人并不属于管教者,而是那种喜欢告密、带来浓重心理阴影的老管家。

冯保这一番话,直接让朱翊钧集齐了三个少年时最害怕之人的反对意见。

朱翊钧故作坚定地哼了一声,道:

“那戚继光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