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姜维东进,刘恒面见薄姬第二次平壤之战爆发 (第2/5页)

仅是对家族而言,任何一个子弟都必须忠于君主,不得背叛,这是道德底线。

像蜀国糜芳这种关键时刻投降吕蒙,害死了关羽的背主之人,就是所有人唾弃的对象。

就连司马氏都看不起糜芳!

三人说说笑笑,策马而行。

时间渐渐过去,远方的地平线上又出现了另外一座关隘。

它气势磅礴,犹如一道巨锁,矗立于世。

这里,就是中原河南地区和关中地区的分界线。

潼关!

姜维信心满满,手指潼关。

“诸位,让我们去会一会司马懿!”

“先帝和丞相的遗愿,陛下的嘱托,在此一战!”

赵云缓缓抬头,下意识地握紧了腰间的火枪。

夏侯江双目中闪过一丝仇恨,紧紧地抿着嘴巴,一言不发。

蜀汉大军,正式抵达潼关!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明军和倭军的交战持续进行。

很快,倭军阵型开始变得散乱。

又过一会,倭军四处败逃,明军趁势追击,取得胜利。

【万历初年,大明北方拥有两位名将镇守,分别是戚继光和李成梁。】

【十年前,戚继光被调离,蓟州和辽西地区的明军战斗力随之江河日下。】

【好在另外一位名将李成梁依旧坐镇辽东,直到去年才被调回京师。】

【此次大明入朝作战的主力,正是李成梁麾下的辽东军作为班底。】

【三十年来,辽东军在李成梁的指挥下,多次击败鞑靼人的入侵,让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臣服大明不敢轻举妄动。】

【如今这支军队虽然失去了真正的大帅李成梁,但在李成梁之子李如松的率领下,依旧拥有着足够强悍的战斗力。】

【明军渡过鸭绿江之后迅速发动了大反击,在朝鲜军民的配合下,仅仅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就收复了平壤以北所有朝鲜领土。】

【万历二十一年元月五日,明、朝鲜军主力总计八万余人,抵达平壤城外。】

李如松注视着面前的平壤城,随后看了一眼身旁的祖承训。

“承训,这一次你报仇的机会来了。”

祖承训重重地点头,双目中闪过一丝厉芒。

“小西行长,这一次定要让他和城里倭军付出代价!”

这一刻,祖承训想起了半年前跟随自己杀进城中,却中了埋伏的那上千弟兄。

这位大明将军,誓要倭人付出血的代价!

平壤城的城墙上,负责镇守此地的倭军主将小西行长看着城外兵力数倍于己的明、朝联军,脸色极为难看。

“八嘎,毛利家和细川家的援兵在哪里?”

“我十天前就已经让他们向我靠拢了!”

一阵沉默过后,一名倭军将领小心翼翼地开口。

“毛利家和细川家之前就对家主您获得平壤很有怨言,这一次恐怕他们是不会前来支援的了。”

小西行长脸色越发阴沉。

“好好好,出发前一个个都说要服从关白(丰臣秀吉)的命令,要为了天皇而战。”

“明军真来了,就只让我一个人挡住是吧?”

“等此战完毕,我定要在关白面前好好告他们一状!”

顿了顿,小西行长又环视了一眼在场的部下们。

“我们在城里还有两万仆从军,加起来也将近四万人。”

“况且我们是守城,拥有防守优势!”

“你们不必惊慌,只要我们能守住一段时间,关白那边一定会催促毛利和细川前来支援,到时候我们里应外合击败这支明军,朝鲜……不,整个辽东和中国都是我们的!”

【倭军方面,各个大名之间互不统属又都想要保存实力,最终只有小西行长所部的一万八千倭军在平壤城迎战明、朝联军。】

看到这里,西汉世界之中,刘邦啧了一声。

“这就是诸侯国的弊端啊。”

萧何点了点头,道:

“这些倭人所谓的‘大名’‘诸侯’,其实和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没有任何区别。”

“丰臣秀吉本身也只不过就是战国时代的霸主,他可以号令忠于自己的倭人诸侯出征,但这些诸侯终究还是要以保存实力为先,不愿意为了别人牺牲自己。”

曹参哼了一声,冷然道:

“想要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