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五胡南迁,秦始皇怒喷历代王朝 (第2/4页)

好书推荐: 红楼春

师又吃一惊。

“父亲,您这也……太快了吧?”

“门阀那边,真的没问题吗?”

司马懿这种急切的行为,简直就是把“消灭门阀”四个字写在脸上了。

这不是逼着门阀造反?

别忘了,南边还有蜀汉和孙吴两个政权呢。

司马懿冷哼一声,表情阴沉。

“不行也得行!”

看着忧心忡忡的司马师,司马懿拍了拍长子的肩膀。

“别太担心,火枪兵不是已经训练出来了么?”

“只要牢牢掌控住火枪兵,各地的些许叛乱,咱们完全有能力应付。”

“难道你真的想看到咱们建立的大晋以后变成视频里的那种样子?”

司马师身体一震。

这视频里司马氏族人相互残杀的样子,实在是让司马师这个“祖宗”辣眼睛。

司马师忙道:

“孩儿明白了,这就去办!”

大明世界之中,朱棣看着金幕,若有所思。

“父皇,孩儿还是觉得藩王制度确实不靠谱,您之前撤销藩王制度的旨意真的太明智了。”

朱元璋哈哈一笑。

“你小子,若不是朕的藩王制度,你能在视频里发动什么靖难之役?”

“吃完饭就想砸锅是吧,真有你的。”

朱棣哑口无言。

朱元璋目光深邃地看着金幕,叹息一声。

“其实朕也很想知道,究竟能不能有一个更好的制度来让大明实行。”

“只可惜,眼前看过来,基本都是大明之前的朝代。这些朝代朕都很了解,借鉴的作用就不大了。”

朱棣闻言,突然也来了兴趣。

“父皇,您说将来大明的皇帝会是什么样子,会不会也有几个后世的大明皇帝再上盘点视频呢?”

朱元璋一瞪眼睛,白须飘起。

“怎么,一个败家子朱允炆还不够,你还希望大明多几个败家子皇帝?”

“看来你小子是欠收拾了!”

朱棣大惊失色。

“父皇,儿臣不是这个意思,儿臣……”

“父皇,打别的地方就好,别打脸啊!”

大殿之上,其他大明群臣目瞪口呆地看着朱棣被朱元璋追得到处乱跑,随后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

嗯,我们什么都没看到!

朱元璋毕竟年老,追了一会气喘吁吁,跑不动了。

他怒指朱棣。

“你小子还跑?再跑朕治你一个欺君之罪!”

朱棣:“……”

朱棣不敢动了。

朱元璋走上前来,踹了朱棣两脚。

“说,还想不想看大明新的皇帝上盘点了?”

朱棣疯狂摇头。

“不,一点都不想!”

朱元璋哼了一声。

“这还差不多。”

转头看向金幕,朱元璋心中也有些后怕。

若是大明将来也出一个像晋朝这样的八王之乱,那朱元璋九泉之下有知,怕是要直接气得掀棺材板了。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五胡,指的是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大部族。】

【这五胡,原本都是中原华夏王朝的邻居。】

【自汉文帝开始,晁错建议招募匈奴人南下防御边塞,到汉宣帝时将南下投降的呼韩邪单于数万匈奴人纳入边境线以南居住。】

【东汉光武帝刘秀时,迁徙南匈奴数万人至关中西河郡;曹操也将内附的匈奴分为五部安置在河东一带。】

【凡此种种,等到晋武帝司马炎在位时,关中人口之中竟有一半是五胡,对长安形成了包围之势。】

【若仅仅是五胡人口倒也罢了,汉灵帝时用匈奴骑兵来平定黄巾军之乱,曹操为和刘备孙权争霸又大量征召关中氐族人入伍,晋王朝的军队之中同样充斥着大量五胡族人。】

【至八王之乱时,五胡不但凭借着从军经历系统地学到了华夏的军事理论,熟悉了华夏装备战法,同时更察觉到了晋王朝的虚弱。】

【司马炎还在世的时候,河西鲜卑就已经在秃发树机能的率领下起兵叛乱,杀死晋朝大将周处,整整十年才被平息。】

【待到司马炎死去,八王之乱让中原汉人数量剧减,晋王朝空前虚弱,五胡便再次掀起大规模叛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