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杨广再征高句丽?秦始皇气喷了 (第2/4页)

好书推荐: 仙堂

听着杨广立刻就要再征高句丽,大隋群臣都傻眼了。

下一秒钟,众人争先恐后地劝阻。

“陛下,大军刚刚班师,民夫青壮刚刚回家,正是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啊。”

“陛下,不如先休整一年,等后年再行征讨高句丽也不迟。”

“陛下,河北地如今盗匪颇多,像瓦岗寨、窦建德之流若是不管恐成心腹大患,臣觉得还是先剿匪患,等大隋内部安定一些之后再发兵高句丽吧。”

虽然杨广登基之后杀了许多大臣,但这毕竟只不过是杨广在位的第八年,大隋朝堂之中还是有很大一批臣子来自于隋文帝的开皇时代。

能在开皇时代就出头的,无论能力还是眼光自然不缺,都能看出立刻再征高句丽是必然会引发隋朝内部危机的。

是以,他们苦口婆心地劝说着杨广,希望能让杨广收回成命。

杨广听着这些臣子们的话,脸色渐渐变得铁青,随后勃然大怒。

“怎么,你们是要抗旨不遵吗?”

这一句话下来,大隋朝堂之中顿时鸦雀无声。

隋文帝若在世,大家自然可以据理力争。

但和杨广据理力争?这么做的人也不是没有过,但现在他们都死光了,被杨广弄死了。

杨广见众人不再反对,顿时露出满意笑容。

“很好,那就好好过这个冬天,等明春再征高句丽!”

【大业八年第一次征讨高句丽,给隋朝中原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中原大地,家家户户骨肉分离,乡里之中烟火断绝,田地无人耕种,收成锐减,导致人吃人的地方十有四五!】

【在这样的情况下,杨广一意孤行,依旧在大业九年的春天,正式发布了全国征兵、征青壮令。】

【其中,又以中原、河北、山东地区的征集令最为严苛。】

【于是,这些地方的人们,别无选择,只能造反!】

画面一转,一座营寨出现。

上书两个大字“瓦岗”。

营寨之中,大首领翟让正在发表演讲。

“杨广无道,我瓦岗寨,当行昔年陈胜吴广故事,灭隋立新朝,为天下万民请命!”

寨门打开,无数瓦岗起义军呼喝而出,朝着不远处的州城杀去。

画面再一转,一名汉子表情冷厉,直视南方。

在他身后,是一群衣衫褴褛,目光中透着杀机的起义军。

汉子转身,对着起义军同袍开口。

“杨广不给我们河北人活路,我们也不给他活路!”

“诸位跟我窦建德走,今后有我一口饭吃,就一定饿不着诸位!”

画面再一转,一副隋朝地图缓缓展开。

河北、山东、河南、江淮,处处烽火。

席卷半个大隋!

看着这一幕,秦始皇突然有些沉默。

扶苏也顿时意动,忍不住道:

“这不就是之前视频之中,陈胜吴广起义后,咱们大秦的景象吗?”

秦始皇点了点头,缓声自语。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呵,好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扶苏啊,这陈胜吴广,虽只不过是两个野心勃勃的平庸之辈,但这句话,却是给朕和大秦,不,是给历朝历代所有皇帝和贵族们,头顶上悬了一把利箭啊。”

扶苏轻声点头,道:

“自炎黄二帝以降,咱们华夏终究是以血脉出身论英雄。”

“但今后,大秦怕是走不了这条道路了。”

秦始皇放声大笑。

“如此,甚好!”

扶苏愣住。

好?

秦始皇目露精光,沉声道:

“朕以前,习法家之术, 总觉得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但朕错了。”

“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天下既一统,则民智必开。”

“民智既开,又如何能似夏商周那边,御黔首如猪狗?”

扶苏忙道:

“咱们大秦的军功爵制度,还是给了黔首百姓出路的。”

秦始皇不屑,一声冷笑。

“军功爵制度,真正关键的是五大夫以上,那是将军!”

“但你可知,有多少黔首能从公士晋升到将军?”

“万中无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