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清缅战争终落幕,康熙皇帝和胤禛心态炸裂 (第2/5页)

一转,脸色憔悴的傅恒坐在清军帅帐之中,看着这封由工整汉字所书写的书信。

“……缅甸小邦,实无和天朝上国对抗之心。两国四战,各自损失惨重,不如相互议和退兵,从此两国结好……缅甸右丞相摩柯梯柯都罗敬上。”

傅恒表情平静地看完了这封信,随后将信纸伸到了油灯上。

火焰很快将信纸完全吞噬。

“传本帅的命令,明日继续进攻!”

贞观世界之中,坐在皇位上的李世民摇了摇头,有些感慨地叹息一声。

“这大清看来是赢不了了,可惜啊。”

李治坐在一旁,脸色有些潮红,显然是被方才两军之间的激烈战斗所感染,闻言不由问道:

“父皇何出此言?儿臣倒是觉得这一日清军都已经能攻入营寨之中,接下来只需要再来一次,当可获胜。”

李世民哈哈一笑,摇头道:

“为善啊,打仗可不是你嘴里说的这么简单。”

“兵法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傅恒已经是智计百出,却依旧在距离胜利咫尺之遥的时候被摩柯……咳,被这个缅甸右丞相给击退,那他就很难再获得第二次这样的机会了。”

李治哦了一声,连连点头。

“原来如此。”

李治并不懂打仗,但心中非常清楚自家父皇用兵如神的本事,故而完全没有质疑。

顿了顿,李治又好奇地开口道:

“那父皇觉得,清军还有希望获胜吗?”

李世民沉吟半晌,缓缓点头。

“有,也只有一计可以让清军获胜。”

李治忙道:

“不知父皇说的是哪一计?”

此时在李治的心中已经闪过了史书上的诸多妙计,比如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背水一战、离间计、反间计……等等等等。

李世民微微一笑,道:

“这一计,就是秦国王翦当年在面对楚国项燕时候所用的那一计。”

李治愣了好一会才道:

“持久战?”

李世民点了点头。

“对,清军若是想要获胜,只能采用长期相持的策略。”

“缅甸只不过是个小国,动用的兵力数量又远超大清,哪里有那么多的物资来长期供应?”

“而且别忘了,缅甸刚刚征服的暹罗国内还有郑信在如火如荼的造反呢。”

“内忧外患之下,只要清军保持对峙,不再继续进攻,最多一年半载,缅军要么只能主动出击选择不擅长的野战,要么就只能耗尽所有军粮被迫退军。”

“到那时,清军再追击,重现当年王翦消灭项燕的场景就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了。”

李治张了张嘴巴,过了好一会才道:

“一年半载,那位乾隆皇帝恐怕不可能等得了这么长的时间吧?”

李世民笑道:

“朕也觉得他不能。”

说完这句话,李世民的身体微微后靠在椅背上,悠然开口:

“他若是真能这么做的话,又怎么可能会上得了这个败家子皇帝的盘点视频,成为其中一部的主角呢?”

李治沉吟良久,开口道:

“父皇,儿臣想知道,作为皇帝,究竟什么时候应该选择奇袭突进,什么时候应该选择长久相持呢?”

李世民眉头一扬,笑道:

“你这问题就不对。兵无定势水无常形,任何一场战争都是需要主帅们根据眼前的情况去随机应变的,哪里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呢?”

“你将来若是成了大唐的皇帝,不能下定决心的话,就多问问老臣们的意见吧。”

李治抿了抿嘴,没有开口说话。

问老臣们的意见?

按照李治的性格,等他上台之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贞观朝这些老臣们一个个哪凉快哪呆着去!

一旁的长孙无忌看着这一幕,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脑袋又低下去几分。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在这一日最接近胜利的进攻被缅军挫败之后,双方的心态和士气明显发生了改变。】

【清军接下来的日子里接连发动了多次攻势,都被缅军凭借着数量上的优势,一次次的击退。】

【但对于清军而言,坏消息还不止这些。】

镜头中,清军主帅傅恒正在伤兵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