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满蒙一体的国策,李世民表示大唐没必要学 (第2/5页)

好书推荐: 仙堂

---------昭莫多之战全过程图。

【当时就在军中的皇四子胤禛为此特地做了一首诗《狼居胥山大阅》。】

金幕中,出现了这首诗的诗文。

帝为生民计,狼胥阅大兵。穷荒金鼓震,朔漠旆旌明。

……

不惮疏方远,惟期边塞平。濡毫歌懋烈,吉日愧难赓。

看到这首诗之后,金幕前的历朝历代皇帝们都沉默了一会。

【汉高祖刘邦:朕是个没文化的,来个有文化的评一下。】

【秦始皇嬴政:此诗和朕这个时代的诗不一样,朕评价不了。】

【汉武帝刘彻:朕觉得一般。】

【唐太宗李世民:马马虎虎,能算首诗。】

【宋太祖赵匡胤:胤禛这诗和李白杜甫比,大概就是萤火虫比之皓月吧。】

【明太祖朱元璋:@爱新觉罗·玄烨,告诉你那个雍正儿子,拍父皇马屁可以,但没水平还是别作诗了。】

大清世界之中,康熙皇帝默然良久,看了一眼四皇子胤禛。

一直以来都以沉稳着称的胤禛,此刻脸上极为难得地一片血红。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第二年,为防止噶尔丹死灰复燃,康熙皇帝再度派费扬古、马恩哈兵分两路北伐噶尔丹。】

【噶尔丹众叛亲离,最终服毒自尽。】

【至此,康熙皇帝三征噶尔丹,终于彻底消灭了这个不臣服于大清的华夏分裂分子,将漠北喀尔喀蒙古牢牢地掌控在了华夏的版图之中。】

看到这里,刘邦又发出了锐评。

【汉高祖刘邦:不管怎么说,能把漠北拿回来,玄烨你也算是对咱们华夏有功的。】

【秦始皇嬴政:嗯,朕打个漠南就已经很费劲了,漠北那种地方能稳固保持统治的话确实很强。】

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少见地对此发出了一致称赞。

在大清之前的诸多王朝,即便是能占据草原,也往往只能占据漠南(内蒙),对漠北(外蒙)鞭长莫及。

只有李世民在世的大唐,以及原本就发家于漠北草原的大元王朝,为华夏两次掌控过这片土地。

大清,是华夏五千年历史的第三次!

历朝历代的皇帝们,或多或少地对康熙皇帝的民族出身有些看法,乃至歧视。

但以他们的地位和高度,自然不会看不出讨伐噶尔丹对华夏的重大意义,也不会否认在这一点上康熙皇帝和大清的贡献。

大清世界之中,康熙皇帝露出了笑容。

“这些家伙,之前一个个还嫌弃朕呢,现在不一样得恭维朕?”

老皇帝骄傲地抬起了下巴。

“朕的文治武功,即便是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上,那也是排得上号的。”

八皇子胤禩闻言立刻开口道:

“对,太对了父皇。”

“这金幕评出来的千古四帝,未免有些过于偏颇。”

“儿臣觉得,父皇陛下是千古四帝,至少也得并列千古五帝才对!”

大殿之中自然是一片附和之声。

康熙心中大喜,老脸上的皱纹都笑得绽放开来了。

“那可不,就是这个道理!”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噶尔丹虽死,但准噶尔汗国却依旧存在,被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所掌控。】

【策妄阿拉布坦依旧拥有着噶尔丹东进占据喀尔喀蒙古时的辽阔地域,对大清的生死存亡威胁依旧。】

刘邦看到这里,心中不由一动,好奇地发了一个弹幕。

【汉高祖刘邦:生死威胁?金幕这说的是不是有点夸张了啊?】

【秦始皇嬴政:朕也觉得有些奇怪,历代中原王朝都有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但之前那么多朝代,金幕从没说过是生死威胁。】

【汉高祖刘邦:懂了,这玄烨睡了准噶尔的老祖母,所以人家子孙不弄死他不罢休!】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表情极其古怪。

“这个刘邦……”

扶苏看到这条弹幕之后,险些一口水喷出来。

“这位汉高祖,实在是一个妙人啊。”

秦始皇没好气地瞪了一眼扶苏。

“如果刘邦这个臭小子不是什么大汉的开国皇帝,那就更妙了。”

扶苏嗯了一声,突然道:

“有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