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诸葛亮出人意料,司马懿风雨飘摇 (第2/5页)

了在场之人的心中。

狡兔三窟的道理,谁都懂。

在看完盘点视频之中西晋灭亡蜀国和吴国之后,众人的危机意识就已经提升到了极高的地步。

故而,没有任何人反对刘备的这个提议。

刘备看向诸葛亮,道:

“丞相,你觉得谁最合适前往此地,为大汉镇守和教化当地子民呢?”

诸葛亮羽扇轻摇,胸有成竹地开口道:

“缅甸和大汉毕竟交通不便,若是派人此地镇守之人有异心,非常容易就会造反割据,不得不防。”

刘备连连点头,表示很有道理。

诸葛亮继续道:

“故而,要选一个对大汉绝对忠心之人,那么自然是以刘姓为佳。”

关羽和张飞对视一眼,都没有表示反对。

诸葛亮等了一下,继续开口道:

“而且此人必须要得到大王的足够信任,能授予他临危专断之权。因为一旦缅甸生乱,事急从权时是来不及请示的,只能事后禀报。”

刘备闻言,心中微微一跳。

临危专断之权?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真授予这个权力,那和割据一方又有什么区别?

谁能保证,此人割据一方后不生出异心,自成一国?

在场的蜀汉群臣听完诸葛亮这一番分析之后,也都陷入沉默。

这个人选,看起来很不好选啊。

刘备吐出一口气,看向诸葛亮。

“丞相,你似乎已经有了人选。”

诸葛亮羽扇摆动几下,微笑道:

“整个大汉国中,只有一个人符合这个条件。”

刘备追问道:

“谁?”

诸葛亮的笑容越发明晰:

“自然就是王太子刘禅殿下!”

诸葛亮话音落下,大殿中响起一阵低低的惊讶之声。

接着,众人目光齐齐转向了一旁的蜀汉王太子刘禅。

刘禅年轻的脸庞上,满是惊愕的表情,下意识地想要开口推辞。

“丞相说笑了,我哪里有这个能力?还请父王另选贤能吧。”

刘备看着刘禅,若有所思。

关羽摸着美髯,半晌不语。

倒是张飞性子比较急躁,大声道:

“丞相说得对,让太子去镇守缅甸便是最佳人选!”

关羽长出一口气,道:

“王兄,臣弟也觉得丞相这个意见很好。”

“嗯,臣弟可以派关平追随太子殿下一同前往缅甸。”

诸葛亮微笑道:

“黄老将军毕竟年迈,若是长久在缅甸那种湿热之地,恐怕对身体不好。”

“况且大汉还需要黄老将军在中原战场冲锋陷阵。”

“故而臣以为,以子龙为缅甸将军,关平为缅甸副将军,辅佐王太子坐镇治理,乃是上策。”

“对了,臣的丞相府中有两人名唤蒋琬、费祎,颇为贤能,和太子也算熟稔,可以一同追随太子入缅甸。”

刘备听完这三名蜀汉最重要的大臣表态,显然也下定了决心,将目光投向刘禅。

“阿斗,你意如何?”

刘禅左看看,右看看。

他先看向的第一个人并非诸葛亮,而是赵云。

赵云正色道:

“请太子殿下放心,臣只要一息尚存,绝对不会让任何人危急殿下的安危!”

刘禅犹豫片刻,站了起来,对着刘备行礼:

“若父王不弃,儿臣愿意南下入缅!”

刘备松了一口气,露出笑容。

“好,那就这么决定了。”

“你且做些准备,等金幕评分结束之后,你就和子龙一起出发吧!”

朝议之后,众人散去,只有诸葛亮留了下来。

刘备看向诸葛亮,表情凝重:

“孔明先生,你和孤说实话,阿斗他真的行吗?”

诸葛亮哑然失笑,反问了一句。

“太子是大王之子,难道不该是知子莫若父吗?”

没等刘备回答,诸葛亮就自顾自地给出了刘备刚刚那个问题的答案。

“大王可知,太子殿下有一个常人难及的优点?”

刘备呃了一声,道:

“常人难及的优点?孤还真想不出来。”

在之前的司马衷盘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