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刘邦的质问,汉武帝道破罢黜百家本质,董仲舒的野望! (第2/6页)

【新成侯次子王获之墓。】

看着二儿子的坟墓,王莽的表情带着明显的悲痛。

他轻声开口。

“获儿,当年逼死你的那些人,为父帮你报仇了。”

说完,他拿出一杯酒,静静地洒在了王获的坟墓之前。

在王莽的身后,王夫人和长子王宇两人站立,表情都颇为复杂。

片刻后,王莽站了起来,走回了不远处的马车。

车厢中颇为安静,长子王宇大气都不敢喘。

突然,王莽开口道:

“宇儿,你说这个大汉,还有救吗?”

王宇怔了一下,小心翼翼地开口:

“爹您如今已经以大司马之身执掌大汉朝政,有您的改革,想来大汉至少还能保持百年荣光。”

王莽看向王宇,表情幽深地开口:

“大司马救不了大汉。”

王宇吓了一跳,忙道:

“喏。”

王莽皱起眉头,失望地开口:

“你不是我的同道中人。”

王夫人迟疑了一下,轻声道:

“夫君,别吓着孩子了。”

王莽没有做声,转过头去,看向车窗之外。

新都县的土地上,大片抛荒。

这并非是土地无主。

这里原本都是大汉的农民们在耕作,但是在过去的几年里,丁家在县令丁蒙的帮助下,逐渐吞并了新都县九成的土地。

剩下的一成,属于新都侯王莽。

那些失去了土地的农民,有一部分继续留在原地,以农奴的身份为丁家耕种。

更多的人则背井离乡,成为了流民。

没有了足够的人手耕种,抛荒也就成为必然。

王莽又叹了一口气,轻声重复了一句。

“大司马救不了大汉。”

马车一路行驶,进入皇宫之中。

王莽站在王政君的面前,毕恭毕敬。

“姑母,新皇帝马上就要登基了。”

王政君微微点头,示意左右退下,这才轻声开口。

“这孩子,秉性如何?”

王莽平静道:

“侄儿已经派人调查过了,他自小性格懦弱,还怕黑,每天晚上都需要有人陪伴才能入睡。”

“至今已经九岁,尚未和其母分床。”

王政君嗯了一声,点头道:

“甚好。”

顿了顿,王政君又叮嘱王莽道:

“无论如何,王家毕竟只是臣子。”

“新皇九岁,你有十一年的时间来施展抱负。”

“待皇帝成年之后,你要把朝政归还,免得如霍光一般下场。”

王莽低着头,听着王政君的话。

在听到最后一句时,他双目之中有光芒闪过。

他很好地掩饰住了异色,等抬头时,表情一如既往的诚恳。

“姑母所言极是,侄儿若是用了十一年都无法解决大汉的难题,又有什么颜面继续窃据大司马的职位呢?”

王政君紧紧地盯着王莽,似乎想要看穿这个侄子内心之中最深处的想法。

她选择了相信。

“好,登基大典要尽快举行。”

画面一转,一位面容带着稚气的九岁孩童,在众人的簇拥下,登上了皇位,有些惶恐不安地坐下。

群臣以王莽为首,毕恭毕敬地朝着这名九岁孩童行礼。

“臣等见过大汉皇帝陛下!”

【为达到专权目的,王莽拒绝了群臣提出的所有大汉刘姓皇族成年候选者,选择了九岁的中山王刘衎作为新皇帝。】

【但王莽的表现,已经引起了一直以来鼎力支持他的姑母,大汉太皇太后王政君的疑心。】

画面中,等王莽回到了距离皇帝刘衎最近的大司马座位后,他微微抬头,看向上首。

在刘衎的身后,还有一个位置,被帘幕所隔开。

那里也坐着一个人,正是大汉太皇太后王政君!

一名宦官站在众人面前,宣读旨意。

“……陛下年幼,依大汉旧制,请太皇太后王氏临朝称制,待陛下成年,再行归还大政!”

听着这句话,王莽的双目之中,不觉染上了几分阴霾。

宦官立刻又拿出了另外一封旨意,高声诵读。

“……大司马王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