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赵匡胤自吹自擂,朱元璋无情打脸 (第2/4页)

赵匡胤又发了一条弹幕,直接让众人炸裂。

【宋太祖赵匡胤:各位是不是不信?那朕说一个数字,去年大宋国库收入之中,有两成五是来自于商业税。】

“两成五?”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一下子握紧了扶手。

“怎么可能这么多!”

大秦群臣,同样也是目瞪口呆。

两成五,也就是25%,整整四分之一的国库收入!

这个数字,实在是太惊人了。

秦始皇猛然看向一旁的上卿蒙毅。

“大秦去年的商业税占比多少?”

蒙毅想了想,不太确定地开口。

“大约也就是……半成?不对,半成还要更少。”

秦始皇怒道:

“怎么连个具体数字都没有?”

蒙毅无奈道:

“陛下,咱们大秦的商业税一般都不单独统计,是合并在各郡县上报收入的分支账目中的。”

“有些郡县好几年的商业税征收,都不如当地一年农业税的九牛一毛呢。”

秦始皇:“……”

扶苏咳嗽一声,道:

“父皇,一直以来,咱们华夏都分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是最低。”

“商贾之道,常常被人视为操持贱业,更和大秦耕战国策完全背离,商业税少一点也很正常吧。”

秦始皇哼了一声,道:

“论耕战国策,你能有朕懂?”

“朕只是觉得奇怪,单单一个废除坊市围墙,允许临街开店,就能让商业税多这么多,而且还不需要考虑治安问题?”

不仅仅是秦始皇在思考这个问题,很多皇帝也在思考。

毕竟大宋的商业税收入,实在是太惊人了。

哪个皇帝会嫌自己国库的钱多?

商业税赋,在华夏古代诸多王朝之中其实是很少的,基本上不超过一成,也就是10%。

即便是在宋之后的大明,商业税也只有5%。

大清算是非常重视商业税了,但商业税收入也不过15%。

至于大秦大汉这些更早的朝代,商业税有和没有,差别不大。

大汉世界之中,刘邦眼睛同样也瞪得非常大。

“两成五?朕的亲娘哎,竟然这么高。”

萧何、曹参两人的眼睛,不约而同地亮了起来。

曹参忙道:

“陛下,快再发条弹幕,问问大宋怎么做到的!”

刘邦怒道:

“朕可是堂堂皇帝,怎么能去问这种商贾贱业的具体问题,而且还是当着历朝历代皇帝的面,朕颜面何存!”

曹参哦了一声,面无表情地开口。

“那陛下把手头这些钱发完弹幕,然后就别发了吧。”

萧何点头道:

“毕竟国库真没钱了。”

刘邦闻言,下意识地看了一眼皇位旁边的几个钱箱。

五万两已经去了一半左右,看起来没剩多少了。

刘邦哈哈一笑。

“朕和你们开玩笑的,朕是大汉皇帝,为大汉想想开源的办法怎么了?”

“发,这就发!”

【汉高祖刘邦:那个大宋赵老哥,你能详细聊聊,这商业税到底是怎么收的吗?】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脸颊一抽。

“这刘邦,一会小赵一会赵老哥,真是个没脸没皮的东西!”

也不仅是刘邦,其他几个朝代的皇帝陆续提出同样的问题。

其中又以昭烈帝刘备的语气最为迫切。

赵匡胤这下子高兴了,呵呵直笑。

“卿家们啊,都看到了?朕的大宋,论发展经济这方面,那可是连历朝历代皇帝都要和朕讨教的呢!”

在场大臣连连点头,称赞了一番赵匡胤的英明,让赵匡胤笑容不止。

只有赵光义心中冷笑。

“皇兄啊,你的后代再会发展经济又有什么用,还不是出了盘点视频之中唯一一对父子齐上榜的败家子?”

“还是让我来当下一任皇帝吧,对大宋才是真正的好选择!”

赵匡胤并不知道自家弟弟的想法,而是兴致勃勃地发起了弹幕。

【宋太祖:这商业税乃是一个大的内容,一条弹幕五十个字,朕就是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啊。】

赵匡胤得意洋洋,摸着胡须。

现在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