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宽仁,康熙的帝王之道。金幕第二次评比正式开始 (第2/5页)

好书推荐: 仙堂

弘历两人满头大汗。

“儿臣错了,还请父皇责罚。”

康熙看着连连磕头的胤禛,沉默了一会之后,叹息道:

“朕连天下的子民都那么宽仁,又怎么可能对自己的儿孙严厉呢?”

“错了,无妨。毕竟咱们还有补救的机会。”

“对皇帝来说,过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

“从今以后,你们两人要改正自己的错误,抛弃掉你们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

“这样才能给大清带来好的结果,才能让大清世世代代,千秋万载。”

胤禛和弘历不敢怠慢,连连点头称是。

康熙的这一番训斥,鞭辟入里,让父子两人心服口服。

宽仁。

这两个字,说起来寻常。

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体会到里面的真意?

康熙看着胤禛,缓缓开口。

“从今日起,胤禛你负责执掌吏部。”

“六十年了,有些人也闹的实在是太过分了。”

“朕若是继续坐视下去,这些蛀虫官员们不会反,但老百姓是一定会造反的。”

“也该除去一些趴在大清身上吸血的蛀虫了,也该是时候让老百姓觉得,大清的皇族始终都和他们站在一起了。”

胤禛恭敬领命。

康熙又将目光看向了弘历。

“至于你,弘历……”

“你就去八旗都统衙门,负责协理汉八旗事宜。”

“朕要你在五年时间里,让汉八旗的旗人数量至少增加一倍,明白吗?”

弘历忙道:

“孙臣明白,一定会挑选忠心之人加入汉八旗之中,让大清更加稳固!”

康熙摇了摇头,淡淡道:

“你又错了,弘历。”

弘历一脸茫然。

八旗,就是大清真正的统治阶层。

不挑选忠心的人加入,那能挑选什么样的人?

康熙笑了笑,悠然开口:

“当然是挑选那些有能力的人,汉八旗……要成为大清的太学,对。”

“朕要的是最有能力的汉人成为大清的旗人,朕可以给他们分享统治大清的权力,让他们成为大清的人上人。”

“朕要让所有的吴三桂、李自成都和大清成为利益共同体,这样他们就再也找不到任何反对大清的理由。”

弘历有些疑惑地开口:

“可是,大清已经有科举了啊,皇爷爷。”

科举制度的本身,就是挑选国内真正的精英加入到统治阶层之中,分享权力。

这汉八旗的扩招,岂不是多此一举?

康熙瞪了一眼弘历,道:

“愚蠢!你都已经看完了这么多部盘点视频,难道还不明白一个道理吗?”

“这天下,并不是只有读书人的精英才能算做精英,商贾、工厂主、术士……”

“无论是谁,只要他的才能对大清的统治有益,对大清的发展有益,他就可以加入到汉八旗之中!”

弘历依旧一脸懵懂。

对于少年的他来说,还有很多道理是他难以理解的,这是阅历的限制。

但胤禛却明白了过来,开口道:

“父皇的意思,莫非是让八旗成为那……英吉利的下议院?”

康熙抚须而笑,露出了欣慰的表情。

“胤禛,你悟了。”

“没错,朕要做的事情就是让八旗成为咱们大清的议员,让那些有能力的商贾、工厂主们也能发出自己的声音,也能在大清的未来拥有一席之地!”

“啊?”弘历越发的傻眼了。

士农工商,这是华夏千百年来不变的规矩。

皇爷爷竟然要打破这个规矩?

竟然要让士人和工人、商人分享权力?

这这这……

弘历的脑海之中一片混乱,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胤禛若有所思,过了好一会又继续开口:

“父皇真要借鉴英吉利吗?”

康熙摸着胡须,悠然开口:

“咱们爱新觉罗一路起家至今,借鉴的地方还少了?”

“打仗的战术,借鉴的是大明和蒙古人的。”

“治国的艺术,借鉴的是历代华夏王朝的。”

“既然能借鉴古人,当然也就能借鉴未来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