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九死不悔! (第1/1页)

麋竺闻言,瞬间想起了家中仆役昨日打探来的消息。 子和是从大瑰山直接率军去了轮式,然后才跟主公一起回来的。 思及此,麋竺心底转了两圈,开始思量: 既然今日的宴会,阿贞没有出现,那就意味着阿贞不在这里。 否则子和不会在自己面前,提都没有提到阿贞。 若是如此,阿贞应是在大瑰山了。 麋竺刚好也想找机会,多在刘备面前露露脸,因此便问道: “主公,在下小妹,是否也在大瑰山?” “小妹?”刘备一头雾水,有些惊讶。 见刘备似乎完全没听过麋贞的情况,麋竺也明白,只怕子和压根没跟主公提起过阿贞。 因此,麋竺探究的目光就落在了张与身上。 刘备见此,也好奇地看着张与。 张与不急不忙,缓缓一笑,开口道: “看来子仲得跟我们一起回大瑰山了。 当日前线危急,我便将麋三小姐留在了大瑰山。 刚好,我也有些东西,要托子仲帮忙才行!” 刘备闻言,两眼一亮,仿佛嗅到了八卦的味道,笑着打趣: “怎么子仲的妹妹会跟着子和一起回来? 子和年纪也不小了,若是有意,我可代为提亲,这亲上加亲也不错啊!” 说着,还给张与和麋竺两人使眼色。 而刘备看张与的目光,颇有种吾家有儿初长成的感觉。 张与见此,哭笑不得的跟麋竺对视一眼,把其中的缘由给刘备解释清楚。 只不过关于麋贞离家出走的原因,张与则是隐瞒了下来。 毕竟说出来就太尴尬了。 麋竺见刘备一听,就急着给张与提亲。 又见张与说的坦荡,似乎也无意于儿女情长,便也没有再说什么。 横竖阿贞如今才十五岁,何必急于成亲,平白得罪了刘备或者张与呢? 张与将事情解释清楚后,也想起主公今年已经而立了,别说有后,连家都没成。 而历史上,要在等十七年,主公才会有阿斗。 思及此,张与也坐不住了。 毕竟正如演义中,主公临终所言,刘禅虽贤,却过于孱弱。 若是能让主公早日娶亲,将子嗣带在身边贴身教导,来日未必不是人中之龙。 当然了,虽然后天可以提升,但是先天也很重要。 若是选个极为优秀的女子嫁给主公,也不错。 张与脑中转了几圈,理清楚后,反过来开始催婚刘备: “主公,你也该成家了,没有后嗣,终究是个隐患啊!” 刘备闻言,微微皱眉,目光眺望着远方。 片刻后,才沉声道: “汉贼未除,何以为家?” 说完,就直接摆了摆手,对张与道: “不救出天子,我无心成家!” 闻言,张与也不说话了。 宴会到了正午便散了,见张飞呼朋唤友要上山打猎,刘备也没说什么。 倒是张与,提醒张飞他们,刚得罪了郭汜和贾诩,不要出去太远,多带些人。 而后,刘备就带着张与、麋竺、许褚以及许定,前往了大瑰山。 申时初。 刘备带着手下千余骑兵一同赶回了大瑰山。 知道刘备还有要事要忙,张与便邀请了麋竺去后山。 后山有他早就布置好的精盐提炼坊,刚好可以直接交给麋竺去接手。 刘备则是带上麋竺给的竹节砚,直接去拜访了荀彧。 …… 荀彧住所内。 刘备和荀彧相对而坐。 “备久仰先生大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刘备一拱手,客气道。 说着,还将带来的礼物推了过去: “备收到信件便立刻赶回,劳先生久等了! 素闻先生有君子之风,小小礼物,不成敬意!” 荀彧听刘备收到信就来了,眼睛一亮。 看着案上的礼物,荀彧也给面子的夸了几句。 两人寒暄半晌,荀彧摸了摸刘备的底,这才缓缓把话转到了正题上: “听闻刘州牧昨日率军入轮式,与郭汜共商讨伐孙坚大计,不知怎么会动了兵戈?” 刘备听此,眼中闪过一丝阴霾,不由得沉声道: “荀先生见笑了。 备虽不才,但也干不来对汉贼俯首听命,对友军刀剑相加之事!” “哦?那刘州牧为何要前往轮式?不怕一去不回?”荀彧眼中闪过精光,继续试探。 刘备长叹一声,无奈地摇摇头: “岂是备之愿?可天子之令,备又如何违抗?” “可天下皆知,董卓挟持天子,这诏书明眼人都知道不会是天子之意!”荀彧不依不饶,继续追问。 此时,刘备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子和今日会说,荀彧是汉臣了。 他也不愿意拐弯抹角,便直接道: “备是大汉人,更是汉室宗亲。既然忠的是大汉天子,便得奉天子诏书! 若是仅仅因为这诏书未必是天子之意,便不遵旨,那与逆贼何异? 若是天下人,都不奉天子诏,那这大汉天下,还有天子吗?”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