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相国,我回来了! (第1/2页)

什么? 让我去前线帮吕布对付主公? 这计策真‘歹毒’啊! 张与听见这话,瞳孔猛地睁大了一瞬,但很快恢复了正常。 只见他对着董卓一耸肩,两手一摊,同时又把刘协搬了出来: “相国,我去前线没问题,谁让我也就能帮着哄哄陛下! 但是我吃啥啥不剩,干啥啥不行,也不懂怎么出计策,要是不小心连累大军打输了,您可别怪我! 而且,我要是走了,下次请诏书,就得麻烦相国亲自出马了!” 谁让刘协不待见李儒,已经摆到了明面上呢? 而张与推脱的这么明显,甚至不惜把自己往典韦的方向靠拢,自然是为了钓鱼上钩,以便他拿出杀手锏。 果然。 就在董卓拧眉思索的时候,鱼儿就迫不及待的跳出了水面。 “甄掌柜怕不是不愿意为相国分忧吧?” 李儒眼中闪烁着阴毒的光芒,开始上起了眼药。 “自然愿意为相国分忧,但我与李先生不一样,不会随便推一个连兵法都没学过的人上前线。” 自诩‘不懂兵法’的张与一挑眉,回击道。 随后。 见董卓不耐烦的目光扫过来,张与立刻换了副面孔,笑嘻嘻道: “相国啊!我虽然不懂打仗,但是我方才得了李先生提醒,有个主意,相国不如听听?” 听到这话,李儒自然心有防备。 但董卓明显来了兴致: “你有何计,说来听听?” 虽说这‘甄甲’入长安时日尚短,但也没少帮他出主意。 不少计策虽然粗糙,但确实能用! 因此,‘甄甲’一开口,董卓还真觉得抓到了一线希望。 只见张与嘿嘿一笑,对李儒抛去一个得意的眼神,但开口就挺缺德: “不是说刘备那里是荀彧在指挥大军吗? 相国也可以让荀家人上场,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啊!” 反正荀家人,有才华的不是一个两个。 远的不说。 近在长安的,就有一个! 话落,董卓倒真是惊了一下。 打到一半换军师的,不是没有。 但是专门换人家家里人上场,逼迫人自己家打自己家的,确实没听过。 甄甲这计策,挺毒啊! 李儒明显也没反应过来,但张与的话却还在继续: “听说荀彧有王佐之才,他亲赴前线指挥,自然出手不同凡响。 再加上刘备手下,除了关云长和张翼德,还有典子满、陈叔至,温侯大败也情有可原! 我看……” “我看你不是刘备的奸细吧,这么夸荀彧跟刘备,你到底是那边的人?” 李儒反应过来后,立刻出言打断张与,还不忘给他‘泼脏水’。 然而,董卓却觉得张与先前的主意有点东西。 因此他先是出言制止了李儒,随后又摆手,让张与继续说。 而张与见此,咧嘴一笑,送了李儒一口大白牙,随后才不紧不慢的解释: “相国啊,我不是夸荀彧。 我只是觉得,荀家人的实力,天下有目共睹。 反正我们目前缺个军师,不如让荀家人去算了!话说回来,慈明公还在长安吗?” 慈明公,就是指荀爽。 他之前帮刘协将衣带诏送去了大瑰山给刘备以后,没多久就回了颍川,现在自然不在长安了! 闻言,董卓一怔,但随即摇头。 但很快,一个敦厚温顺的面容从他心头浮现。 他转头问下首被张与频频挑衅,因而一脸阴沉的李儒: “文优,荀公达是不是一起来了长安?” 董卓入了雒阳后,就一心享乐,这政务、军务其实都是李儒在打理。 如果不是李儒近日频频出错,董卓也不会重新管这些事情。 只不过。 他接手政务的时机尚短,太过详细的事情,的确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 所以,一些不太重要的政事,还是时常要问李儒。 而李儒一愣后,脑中立刻转动起来,很快回复道: “荀公达乃是黄门侍郎,此时正在长安。 因着前些日子天子闭宫,倒是很久没听过他的名字了!” 话落,见董卓若有所思,而张与却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李儒眼中当即闪过一丝寒光,‘好心’提醒道: “相国,这荀攸可跟荀彧同出一族,按辈分还是荀彧的侄子,他能真心为相国考虑? 相国若是派了他去前线,万一他与那荀彧联手,把温侯他们害死,这可怎么办?” 李儒的话也很有道理。 不过张与当即就反驳道: “正是因为他跟荀彧同出一族,所以才会了解荀彧的计谋特点,才能打败他。 要是换个不了解荀彧的,那上了前线不就是抓瞎吗?” “那你凭什么保证荀攸不会出卖相国?”李儒不依不饶道。 “那你凭什么觉得荀攸就一定会出卖相国?”张与也梗着脖子倔。 …… 两人一言一语的,又吵了起来。 最后还是董卓出来拉架。 只不过,董卓明显跟李儒一个看法: 万一荀攸背叛董卓该怎么办? 张与见此,知道火候到了,便自告奋勇道: “相国,我有办法,一定可以让荀攸为相国效力!” 闻言,李儒当即嗤笑一声: “荀家可是天下有名的世家,有钱有名有地位,可不是你拿两个小儿玩具,就能劝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