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 (第1/4页)

沈芸诺最晚就和裴征商量好了说辞,“家里东西少,都是花钱买的,你三哥的意思送十文钱好了,年后我们要起屋子,也是花钱的时候。”

周菊暗暗算了算她篮子里的东西,十个鸡蛋,几斤豆子,和沈芸诺差不了多少,脸上带笑道,“也是,家里田地少,我想送钱也没法,大嫂该不会介意的,对了,你和三哥起屋可要说声,到时我和俊哥过来帮忙。”她和裴俊商量学沈芸诺和裴征在后边开个院子,以后不走裴家院子了,她心里总觉得家里不对劲,一时说不上来,路上,裴征抱着小洛和裴俊走在前边,周菊和沈芸诺落后几步,“分家前,大姐整天和二嫂一起嘀咕,分家后,二嫂缠着大姐,大姐爱理不理的,二嫂想让大姐拿钱出来买东西,大姐也没应,连她自己吃的瓜子零嘴都不买了,你说,大姐真的有五两银子吗?”

不是周菊心眼多,裴娟不是会精打细算的,手里有了钱,首先好吃好喝的养着自己,刚回来那段时间时不时拿钱让宋氏买肉,家里分了家,她倒成了最安分的了。

沈芸诺狐疑地瞥了周菊两眼,答非所问道,“你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周菊不瞒她,“大姐一个人坐在窗下神神叨叨的,望着远处一看就是半个时辰,以前可不是那样子的一个人,小妹屋里的被子窄,两人挤在一起盖不住,小妹病的这些日子她也没拿钱出来买床被子,我心里发毛得很。”

两人不知道,当初分家是裴娟撺掇刘花儿分的,想了想,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沈芸诺心里觉得五两银子的事儿该是真的,否则,裴娟哪儿来的底气对屋里的事情指手画脚,刘花儿可是唯她马首是瞻呢。

到了裴勇新家,裴征和裴俊已经开始忙开了,沈芸诺和周菊也打住了话,去灶房帮忙。

韩梅做事干练,手脚麻利,中午蒸的馍已经做出来放蒸笼里了,菜都洗得差不多了,韩家送了十几斤豆腐来,沈芸诺不是喧宾夺主的,看韩梅的意思是想自己操持,她和周菊便坐在灶前,看着灶眼里的火。

没有裴老头和宋氏来的客人也不少,加起来有七桌,韩梅备的饭菜风声,有荤有素,看得出来下足了功夫,豆腐味道好,有人尝了块啧啧称奇,“买过韩家豆腐的都说好吃,确实和咱家里做的不一样,颜色都比咱家里做得白,你们怎么做的啊。”问话的是里正媳妇,五十岁上下的模样,圆脸小眼,一笑,眼睛就眯成了条缝,给人的感觉很好说话。

韩梅动作一僵,几个嫂子吃饭也不说话,里正媳妇看出不对劲来,又尝了两口,“你们不是用醋点的豆腐?”笑了笑,“难怪,味道挺好吃的。”

韩梅偷偷看向一旁的沈芸诺,面色窘然,迟疑道,“别看我大哥嫂子们卖豆腐的生意好,算下来挣不了多少,家里的豆渣都滤掉了,一斤豆子能有多少豆腐?”

里正家较裴家富裕得多,里正媳妇心下算了算,一斤豆子做四斤或五斤豆腐,一斤一文钱,算下来也就挣两三文,还要除去柴火,点豆腐的料,忙前忙后,生意好能挣不少了,面上还是笑着,“也是,谁家日子都不好过,你娘家是有出息的,卖豆腐也是条出路了,不怕你们笑话,我点了一辈子豆腐,要么酸味重了,要么豆腐不好,真比不过你们了。”做豆腐费劲,这种生意她是不喜欢做的,因而也不继续问了。

倒是沈芸诺吃了一惊,眼神盯着韩梅,若有所思。

一顿饭,一个时辰才吃完,裴勇留裴征他们吃了晚饭再回,沈芸诺心里有事坐不住,韩家几个嫂子都在,周菊留下也没什么事,和沈芸诺一起回了,送人出了门,韩家嫂子才问韩梅,“你三弟妹是不是发现了什么,咱要不要和她说声?”家里都用醋点豆腐,多了有股酸味,豆腐黏不住,韩梅说用石膏点的豆腐好,一家人试了两次,确实不错,这才想着卖豆腐。

费时费力,可挣的钱多,豆子是自家的,柴火去山里找,石膏在药铺买,不算贵,若要他们把生意让出去,韩梅嫂子是不应的,“我看小木爹和他三弟关系好,让他去说说吧,家家户户都有生意,别和咱抢。”

韩梅也察觉到沈芸诺神色不对劲,思忖许久,“不然拿五十文钱,让她别把点豆腐的事情说出去。”

五十文不算少了,韩梅嫂子心领神会的笑了笑,“这个法子好,待会我就和娘说。”

沈芸诺心情低落,裴征也发现了,以为她见大哥家屋子敞亮,担心自家屋子不好,看她神情恹恹坐在桌前,裴征好笑的背起背篓,天色还早着,准备出门干点活,“大哥家屋子多,我去看过地基了,明年咱家的屋子也不差,别多想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