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醉看剑 (第1/2页)

顾兰春坐下,拿起汤匙,小心地喝了两口。

柴火炖鸡也是鲁菜的特色之一,大火烧锅,鸡汤滚沸,骨肉酥烂,不留残渣。

陈宝祥看着顾兰春喝鸡汤,内心感到越来越欣慰。

“好好待人,要对得起良心。”

顾兰春放下汤匙,向陈宝祥拱手,然后推开后窗,一跃而出。

陈宝祥怅然若失,咀嚼着顾兰春这两句话,两颊涨红,一直红到了脖子。

他明白顾兰春的意思,两个人都很清楚,陈宝祥是有妇之夫,不可能在外面再恋上别人。

陈宝祥拿起汤匙,汤匙上还留着顾兰春手上的余香。

他喝完鸡汤,蒙头大睡。

再次醒来时,三个孩子都回来了,正在叽叽喳喳地闹着。

“先生说,月满则亏,水盈则溢,日本人再强大,也不可能占领全中国。当今天下,忍字头上一把刀,只要能忍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我呸,私塾先生就是个孬种。工友说,胜利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等一万年,鬼子也不会走,只会越来越残暴。中国人要想过上好日子,就得联合起来抗日。”

“二哥,抗日不是老百姓的事,是南方军和八方面军的事。”

“才不呢,工友说了,全民抗日才叫抗日,老百姓消灭了日本鬼子,过上好生活,人人都能当家做主人。”

“二哥,做主人?是不是人人都能当皇帝?”

“不是当皇帝,是做主人,不用听任何人指挥,不用被把头抽成,不用被逼着当力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秀儿听不懂,不作声了。

“二弟,不要跟地窝子里的人走得太近,鬼子暗探在天桥那边窜来窜去,小心被他们盯上。”

“大哥,你也太胆小了,夜校人人都能去,鬼子不会抓人。再说了,我觉得工友说得对,人人当家做主人,不用受欺负,多好啊?你不盼着那样的日子吗?”

陈宝祥咳嗽一声,缓缓起身。

传武不服气,仍然在解释:“咱现在过的什么日子?辛辛苦苦干活,把头抽走两成,连个谢字都不说。大哥,你愿意被抽成吗?”

传文红了脸:“当然不愿意,但这规矩是货台上早就有的,你不服气,也没办法。”

“当然有办法,工友说了,团结起来,让把头滚蛋。日本人给多少工钱,一分不少,都发到大家手里,这才是正路子……”

吃晚饭时,传武又讲夜校里的新鲜事,秀儿听得聚精会神,一次次提问,饭都不吃了。

“爹,我也想上夜校,跟着二哥去,保证不出事。”

柳月娥赶紧摇头:“不行,你一个姑娘家,不能去。赶紧吃饭,别说了!”

吃完饭,传武来找陈宝祥,继续说夜校的事。

现在,有人搞到一支木枪,工友就用这个模型,给大家讲怎么上子弹、瞄准、拉栓、射击。

“爹,我现在懂了,上山当土匪最没出息,祸国殃民,遭人唾骂。只有加入部队,跟着部队抗日,才是男子汉大丈夫的唯一出路。”

陈宝祥松了口气,传武这样说,最起码保证,他不会走错路。

“爹,我想去大峰山,那里有八方面军的部队。”

陈宝祥犹豫,男儿有志从军,是最好的选择。可是,鬼子占领济南,传武从军,就会影响一大家人。

“爹,你同意不?”

“老二,不从军照样能杀鬼子,照样能抗日,就像你的工友那样,在夜校里教大家打枪、练武,将来有一天,南方军杀回来,里应外合,你们比军队的作用更大。”

传武摇头,如同拨浪鼓一般。

“爹,那不一样,我得参军,当大官,像韩长官那样,带着干军万马,衣锦还乡,打得鬼子屁滚尿流!”

陈宝祥不知如何教育孩子,就从袖子里抽出了攮子。

他过去就想过,等孩子们大了,就得教给他们防身技,以备不时之需。

“传武,攮子是咱北方武林的独到发明。北方人冬天穿厚棉衣,短刀和匕首都刺不透,只有攮子,一针见血。你喜欢枪,但上阵杀敌,不是非枪不可。五步之内,刀比枪快。三步之内,攮子无敌——”

陈宝祥给传武演练了几招攮子的刺、搠技法,都是多年以来,上阵杀敌时最实用的招数。

传武黑着脸,学了几下,就不练了。

“爹,工友说,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