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 (第1/4页)

“法门深似海”——这是乐土广为流传的一句话,这一次,晏聪才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内涵!不二法门内群峰并簇,高手如云,以至于一些投身于不二法门的非凡人物却未必有显赫的名声。

乌稷就应在此列!

乌稷的剑终于拔出,剑尖遥指晏聪。

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无形剑气却已层层透发而出,弥漫于乌稷周身数丈之内,并形成了极具微妙的平衡。

这时,在他的剑势笼罩下的任何细如毛发的微小变化,都将为他准确捕捉!

无形剑气俨然已成了他灵魂的触角!

晏聪清晰无比地感受到对方越来越炽烈的剑意!

他心头的战意顿时被全面激发,嘴角浮现出一抹从容自若的浅浅笑意,显得洒脱至极。

而此刻,旁人在乌稷不断攀升的剑势压迫下,早有艰于呼吸之感,见晏聪尚能举重若轻,无不骇然。

乌稷的瞳孔不断收缩,有如一枚可以锥破一切的钉子!

蓦地——

乌稷双目倏睁,精芒爆闪,右足急速踏进,仅是跨进一步,却已如怒矢般暴进逾丈!

身形移动之快,予他人的视觉以极大的冲击!

晏聪视线所及,对方剑尖的一点寒芒以追星逐月之速向自己这边全速迫进,由于速度太快,以至于让他感到那一点寒芒正在迅速膨胀,似要凌盖他的整个视野。

这当然只是因为对方剑速太快而形成的一种错觉!若是晏聪为之所动,也许便是他命殒之时。

但今日之晏聪又岂会为之所动?

晏聪半步未移,手中之刀已破空而出,在虚空中划出一道起伏莫测的弧线,暗合攻与守两种变化,既有刀长驱直入的霸气,又步步为营,一招之间,便能将攻与守糅合得如此天衣无缝,而且各具威力,实是罕见。

所使刀法,正是顾浪子“无缺六式”中的“逶迤千城”!

乍见这一式刀法,顾影暗吃一惊!她虽不谙武道,但其夫君梅一笑却是傲立于武道之巅的人物,耳濡目染,加上她出生的天阙山庄本就是武界豪门,所以对武学自有不俗的领悟。她曾见识过顾浪子的“天阙六式”,只觉晏聪所用刀法与“天阙六式”似有相同之处,但似乎又更为完美,一时不由有些疑惑了。若是他人使出如此刀法倒也罢了,可既然是顾浪子的弟子,刀法与其师相比又怎会似是而非?

第八章 天地之差

顾影却不知这是由“天阙六式”衍变而来的“无缺六式”。

刀剑倏然相接,惊天撞击声中,两人齐齐退出一步。

甫一退出,晏聪立即双腕运力,手中之刀自下而上全速斩出,一道光弧似乎顷刻间将大千世界生生划为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边为生,一边为死!

“好刀法!”乌稷由衷赞了一句,短剑划出重重剑芒,全力防范,声势不同凡响。

乌稷用剑之妙已至鬼神难测之境,在间不容发的刹那间,他的剑已自无数不同的角度与晏聪的刀相撞,却一无例外地一触即退,瞬间刀剑已完成了难以计数的接触。乌稷竟以柔克刚,化去了晏聪凌厉无匹的刀击!他的剑本就轻短,更显凶险,以如此短的剑做到这一点,需要极高的自信,稍有差错,便将陷于万劫不复的境地!

仅凭这一点,就足使他赢得任何对手的尊重!

但他却不知自己的对手晏聪一直在隐藏着真正实力!

也许论招式之精绝,晏聪未必能逾越乌稷,但论内力修为,自晏聪被灵使以非常手段强行催至“三劫妙法”的第三结界之后,其内力修为甚至不在灵使之下,若是全力施为,乌稷根本无法抗衡。但如此一来,恐怕就会让顾影起疑,更不用说刑破了。

乌稷见晏聪的刀道修为如此高明,心头不由有了悔意,后悔不该与晏聪单打独斗。他倒并非担心落败颜面无光,也不是担心有性命之忧,而是想到若自己万一真的败于晏聪的剑下,难道眼睁睁看着顾影、梅木一走了之?

若如此,他将如何向灵使交代?

可若让他食言,却又是他所不屑为的。

想到这一点,乌稷暗一咬牙,暗自将自身修为催发至最高境界,剑势大炽,攻势如汹涌之潮,向晏聪席卷而去。

剑芒爆闪,幻影无数,重重剑影组成一团饱含无穷杀机的旋风,将晏聪卷裹其中。密不可分、疾不可辨的剑影似乎无始无终,绵绵不绝。

可惜,如此声势骇人的倾力之击,仍是无法击溃晏聪!仅凭一式“逶迤千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