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起兵前夕,曹容害喜。 (第1/1页)

曹操最终还是揉了密信,放过了陈宫。 不求心安,只是曹操现在还不想灭口,不想灭袁忠的口。 把住了袁忠,相当于间接控制了沛国,他现在还需要这样一个招牌。 陈丛自然没膨胀到按着曹操的头做事的地步。 不杀就不杀,以后别后悔就行。 ... 是日,一封急报传入谯县。 袁绍邀天下豪杰会盟酸枣,聚义讨董! 谯县瞬间炸开了锅。 众将无不摩拳擦掌齐聚曹府,生怕慢来一步被踢出出征名单。 等翁婿两个回到府上时,差点没挤进去.... “大兄用某,某必用命!” “大兄用某,某善将兵!” “愿为主公马前卒,冲锋陷阵虽死无悔?” 不怪诸将叫得凶。 谯县征兵得一万,其中五千老弱分给袁忠充了郡兵。 曹操不可能花自己的钱办别人的事,也就是说这五千兵马是名义上划给袁忠,实则还要部将统率。 “某为主公守帐,主公在哪某就在哪。” 许褚一开口,立即引起了众怒,别人都是请为将,这家伙可好,上来抢了亲兵的活计! 众将纷纷改口道。 “某为大兄倒夜香。” “某为大兄端茶倒水,伺候洗脚。” “末将掩护主公狎妓。” “都闭嘴!”曹操走到主位坐定,顿感一阵头大。 前有陈丛后有许褚,这俩憨货属实是带歪了营中风气! “妙才、曼成留任谯县。” 李典还好说,他处于众将垫底位置,平时跟个小透明似的,也无过多争胜之心,守家便守家,正好研习研习兵法。 真正吃味的只有夏侯渊。 “大兄何故厚此薄彼?” “妙才何出此言,谯县乃你我根基所在,非大将不能守,此番安排乃是为兄深思熟虑的结果。” 夏侯渊想说营中大将有很多。 看看陈丛,看看夏侯惇,没敢吱声。 黄忠也算大将之才,可惜并非宗室,自然不在推荐行列。 再看看曹仁,眼前一亮。 “论统兵之能,某远不如子孝,大兄不如点子孝留任。” 曹操当然不会告诉他:因为曹洪给钱了,曹仁跟着沾了光。 如若不然,曹操真想留下二曹守家。 因为宗族之中曹仁行事最为稳妥。 “子孝行事稳妥,可当运粮重责。” 夏侯渊平衡了,守家归守家,总比苦哈哈的监粮好。 曹仁笑得奸诈,并不吱声。 攻打董卓必是攻坚之战,但凡攻坚大都就近取粮,长途跋涉监送粮草的机会很少。 即便要监粮,也在酸枣一带。 这样一来监不监粮有啥区别? 夏侯渊说得一点不错,他曹仁目光如此长远,不是大将之才又是什么? 安排妥当夏侯渊后。 曹操再将五千大军分为前后左右四营。 其中。 前营千人皆为精锐,人人披甲、挎弓,以黄忠为主,曹洪为辅。 右营千人次之,披甲率不到五成,以夏侯惇为主。 左营千人再次之,披甲率不到两成,以乐进为主。 后营千人惨不忍睹,莫说甲了,武器都未配齐,曹仁心里别扭却不敢多说。 再有,早早抽调出来训练成军的飞骑三百,一人双骑,带甲、配骑枪、劲弓。主将自是陈丛不提。 另有七百虎贲拱卫中帐,祢衡任主簿随军,未点营将,许褚却是笑得一脸灿烂。 余者无不暗骂。 令即下,诸将各自回营整备。 ...... ...... 饭后。 陈丛斜靠在榻上,手里捧着部论语看得入迷。不是弃兵学儒,而是凭陈丛的认字水准连猜带蒙也就只看得懂论语了。 这年头连个启蒙读物都没有,想自主认字难啊! 曹容在一旁收拾着行囊,嘴里嘟囔个没完。 “爹爹真是的,哪有儿女刚成婚,就领女婿去打仗的道理?不行,我去找他说,把你和妙才叔换换。实在不行,让大兄替你去也好。” “嚯!~那我可得替子修好好谢谢你。” “陈子宁!你少在那里阴阳怪气的!我也是为了大兄好,成天纸上谈兵,未来能有什么作为?” “说得好,下次别说了。你夫君还不如赵括呢,起码赵括熟读兵法。” “哼!” 曹容知道劝不住,继续埋头收拾。 手边,大包小包码了七八个。她要收拾什么不看陈丛需要什么,只看想起什么。 换洗衣物装了七八套也就算了,甚至连驱虫的香樟都装了七八包。 就问这天寒地冻的,谁家蚊虫这么抗冻? “对了,陈十求到我头上了,说想随军出征。” 陈十.... 算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吧。 她是受训家奴中唯一一个争取到亲兵名额的女性。 她之所以非要从军的理由也不是什么女性觉醒,而是希望将军功转嫁给胞弟,从而帮着胞弟脱离奴籍的同时搏取一份不错的前途。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