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第1/3页)

天色渐暮,靖勇公府经过了晚间的动乱,阖府上下渐渐在明月的光辉中安静了下来。

珍珠走到福寿堂的房门前,见送餐的小丫鬟一脸为难地站在那里。“怎么,老太太还是不用饭?”珍珠上前问道,小丫鬟点点头,说道:”可不吗,小厨房都换了三轮菜色了,老太太只说不饿,不想用。赵嬷嬷在里面陪着劝着也不行。“

珍珠叹了口气,无奈道:“行了,你先下去吧。让小厨房别歇火,若是老太太想用了随时送过来。”

打发走小丫鬟,珍珠愁眉苦脸地站在门口朝里张望,屋子里静悄悄地,似乎什么动静都没有。

“珍珠。”身后突然传来一声轻唤,珍珠面露喜色,转过身去迎道:“泠姑娘可算是来了!老太太关在屋里好久了,没有传唤我们也不敢进去。这会儿了老太太还没用饭呢,姑娘快去劝劝吧,老太太毕竟年纪大了,这么熬可怎么受得住!“

慕晴泠就是担心老太太受了大刺激,伤着心神,所以才这个时候过来探望。福寿堂的大丫鬟们显然都跟珍珠想得一样,慕晴泠一进福寿堂的门就遇到了等在门口的琳琅,此时又在老太太门口遇上珍珠。

“你们有心了,放心,外祖母经过此事必然是要伤心一场的,但是我相信她老人家不会被这些事情给压垮。”慕晴泠对珍珠笑了笑,然后走到房门口,扬声说道:“外祖母,泠儿来了。”

过了一会儿,紧闭的房门打开,赵嬷嬷走了出来,对慕晴泠行礼道:“泠姑娘来了,快请进吧。”

慕晴泠将赵嬷嬷扶起来,却不忙着进去,“嬷嬷今天也累了一天了,我让云溪给您炖了补汤。云笺,扶嬷嬷下去歇歇,让云溪将汤送过来。”

“哎哟使不得使不得,当不起泠姑娘如此厚爱。”赵嬷嬷连连回绝,慕晴泠愈发温柔道:“嬷嬷可不要见外,你是祖母身边最贴心的人,你们名为主仆,可几十年感情比起姐妹来说也差不了多少,泠儿也一直视您如长辈的。今日你也陪着祖母劳神了一整天,赶紧去歇会儿,若是你再因为这些事儿伤了身子,我们这些做小辈的可就真的对不起外祖母了。”

赵嬷嬷也不再多推拒,一旁的云笺上前扶着赵嬷嬷,两个机灵的小丫鬟赶紧上前打灯,将赵嬷嬷送了下去。慕晴泠转身,从云桥手里端过托盘,进了屋。

外面天色已经晚了,屋里却只亮着寥寥几盏灯。俞老太太坐在内屋的拔步床上,闭着眼,拨弄着手里的念珠,低声唱颂经文。慕晴泠看了看老太太,轻手轻脚地将手里的托盘放到桌上,然后端起桌上的烛台将屋里四处的灯都点上。

“外祖母,泠儿亲手给您熬了羹,您尝尝吧?”等整个屋里都亮起来之后,慕晴泠才将烛台放下,走到俞老太太身边,轻声说道。

俞老太太手上一顿,抬眼看向慕晴泠,久久之后才长叹一声,说道:“我怜你自幼丧母,担心你无母亲照拂,你爹一个大男人看顾不好你,才做主将你接到京城里来,养在膝下。如今,我竟不知道这样做是对还是错了。”

慕晴泠在俞老太太面前蹲下,双手覆在俞老太太的手上,轻柔说道:“外祖母疼惜泠儿,待泠儿好,泠儿心里都明白。若是没有外祖母这么多年的悉心照顾,泠儿何来今日的顺遂?泠儿感念外祖母的养育之恩都来不及,外祖母何来对错之忧?”

俞老太太被慕晴泠一番话说得十分窝心,可一想起白日里俞筱的疯癫,老太太这心就跟被针扎一样,慕晴泠年幼丧母,又是客居舅家,她自然偏疼得多了一些,可俞筱也是她看着长大的亲孙女,她一样疼。

自小疼惜着的孩子如今竟然如此丧心病狂,对老太太的打击不是一星半点。

“你是个好孩子,我知道。只是今日你筱姐姐这样一闹,倒似一记耳光打在我脸上,让我不得不清醒过来,想想以前,想想现在还有将来。”俞老太太摸了摸慕晴泠的头发,缓缓说道。

“外祖母?”慕晴泠有些不放心地叫道,俞老太太摇摇头,叹息道:“你大舅舅至孝,便是心里知道这些年我行事又疏忽的地方,他也不会明言。你们这些小辈只盼着我高兴,更不会跟我说这些。可不说不代表事情就不存在,是我当年执意让许氏管家,让你大舅舅不遗余力扶持你二舅舅,到底是我的纵容,养大了某些人的心啊……”

俞老太太的话让慕晴泠有些不知所措,她经营这么久,却从没想过有一天竟是俞老太太自己承认了自己的偏心给俞家带来了麻烦。可是,瞧着眼前白发苍苍的老人,她又宁愿她老人家一无所觉,只这样平安顺遂、称心如意的走完一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