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部分 (第1/4页)

一个完整的家庭,她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我看着洛克流着泪亲吻着他从未见面的小儿子,将丽佐和大儿子维卡紧紧地揽在怀中,叔叔伸展着双臂从后面将他们拥进自己胸前的时候,看着这样美丽、令人感动的画面,不禁潸然泪下。这是多么温馨而幸福的一家人啊!这是在战争劫难后幸存的一家人啊!那我和沃尔特什么时候也能有这样一天呢?

坐在我身旁的约瑟夫见我因为沃尔特的无法回来而有些伤感和失落,于是伸出手臂揽住了我的肩膀宽慰我道:“云阿姨,不要担心,沃尔特叔叔一定很快也会回来的,你要有信心啊!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瞧,我现在长大了,是个男子汉了,所以叔叔不在的日子里,我会照顾你的,要是谁敢欺负你,我就会要他好看!”

他信誓旦旦的说着,脸上坚毅的神情的确有几分神似沃尔特,年满15岁的他现在长得比我还高了,经过战火的淬炼,他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任由别人欺负的瘦弱男孩,而是个可以让人依靠、令人安心、令小威尔崇拜无比的大男孩,小男子汉了!我笑着拭去泪水,靠进了他并不宽厚的胸膛,搂紧了这个象我弟弟一样的可爱男孩,用力的点点头。

过了一个暖意融融的圣诞节后没多久,维也纳的拉沃夫中学就开学了。由于约瑟夫的年龄还小,参战那年中学都没有毕业,在战俘营里又没有得到合适的学历证明和技能证明推荐信,因此在百废待兴的维也纳一时间还找不到他可以胜任的工作。他见我要到维也纳工作,于是便也提出要同我一起来,不但在生活上可以互相照顾之余,他还可以在我的学校里边打工边学些东西,也好为将来做些打算。

他的这个想法我倒是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说服了本还有些不太放心的众人,告别了在艾森斯塔特的家人,与约瑟夫一起回到了维也纳,在学校安排的一间公寓里带着约瑟夫就这样住了下来。

开学第一天,我重新拾起久未触碰的教鞭,带着讲义,在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好奇而期待的目光中再次走上讲台的时候,心情是非常复杂的。那年,我和整个学校的老师被迫站在希特勒的画像面前违心地宣誓加入“国家社会主义教师联盟”,当我拿着纳粹政府编制的歪曲事实、大力宣扬种族主义,纳粹主义书籍的时候,站在讲台前的我为此深深自责着自己带个孩子的不再是一个黑白分明的世界;当我读着教科书上那些令人作呕的吹捧之词,听着音乐教室里的孩子们高声歌唱着“希特勒是我们的上帝”时,心里真的感觉比吃了个苍蝇还恶心。那时的我,真是感觉自己的所作所为实在不是个为人师表的老师该做的事情,实在是侮辱了教师这个高尚的职业。

今天,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有的一切都回归为零,都必须重新开始。教育,这个国之大计也得以重新走上新的历史舞台。我现在又一次站在讲台上,终于可以抬头挺胸,可以不用违背自己的良心,真正将自己的所学、将真实的世界、正确的是非观念教给这些从战争中走来的孩子们,重新树立起他们的道德观念,重新建立起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

望着一屋子的孩子,我默默告诉自己,我有责任和义务把有用的知识教给孩子们,让他们可以担负起重建德国、令德国再次崛起于世界的重任,让这一代的孩子能成为今后国家的中流砥柱,成为一个对德国、对世界有贡献的人!

1946年以后的日子对所有奥地利和德国人来说,大多都是平静而积极的。由于战后的德国和奥地利属于受监督管制的战败国,所有城市都处于四国的军事管辖之下,因此在国际上无法扮演任何重要的角色,所以人们重整心情,将全部的心思都投入到如何重建国家,恢复经济,重塑人民信心的建设上来。

各大城市的重建已经进展的非常顺利了,废墟之上一批批新的建筑物拔地而起,很多被毁的优秀古建筑也都按照原样百分之百的重建起来,地下水管、通信、电力、煤气线路也都相继排好,供电局、邮局、商店、医院、公园、学校等公共设施也逐步修建完毕,各条交通线路和设施的恢复也一日千里,居民们的食品供应也比刚停战那年要好上许多,虽然食品的种类还是很少,但是至少数量和品质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遇上节假日,有时还能吃上一些新鲜水果。

战后第二年,也就是1947年,当奥地利的经济情况有了起色之后,大家的日子也开始一点点的好了起来。叔叔一家终于从边境小镇艾森斯塔特搬回了维也纳。由于原来伯爵府的地基上已经在美国的管理之下修建起了一座新的六层公寓,搬进去了很多在战火中失去家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