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何进的决择 (第1/1页)

好书推荐: 仙堂

在何进看来,公孙瓒或许就是自己么天然盟友。 家族庶出,地位低微,能爬到太守的位置,几乎全是自己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 在朝中亦没有过硬的背景,要不这次也不会想着让人来朝中活动了。 他不就是怕得罪了刘虞,朝廷会去了他的官身吗,那这些年他的努力可就全部白费了。 所以,公孙瓒迫切的需要寻找一位可以在政治层面与刘虞抗衡的靠山,从而得到朝中的支持,以保住他现有的地位。 刚巧何进也需要能在地方上有更多的布局。 当然,最关键是,老好人刘虞牵制不了袁氏,就冲这一点,何进就必须帮公孙瓒一把。 甚至何进觉得后续把幽州交给公孙瓒也不是不行,以幽州这块肥肉为饵,公孙瓒这头猎犬才会更有动力为何进卖命嘛。 到时候河北就会变成并州董卓,冀州袁氏,以及幽州的公孙瓒,三方皆是野心勃勃,那可真叫一个热闹。 这也很符合何进的利益,地方上的相互制衡,朝廷就可以起到居中调节的作用,何进也才有更多的时间可以整顿内部。 何况对于这三方势力,何进也不是没有预留后手。 董卓背后有吕布这根刺在,无论董卓是留着吕布在五原,还是有本事把吕布招降到身边,都是何进愿意看到的。 即便是小打几场也没事,他们的裂痕越深,对何进越有利。 甚至哪怕董卓不顾朝廷的存在,强力攻杀吕布,杀不杀的了先不说,反正消耗的都是董卓的实力。 而且朝廷正统仍在,攻伐同僚,也正好给了何进凝合各方势力攻灭董卓的大义。 这就是妥妥的阳谋,就是明摆着坑你董卓,你实力不够,有的选吗? 其实历史上董卓能够祸乱朝冈,也是抓住了外戚与宦官势力同时受创,洛阳群龙无首的契机。 现在嘛,自从他离开洛阳前往并州的那一刻,就已经谈不上威胁了,顶多只能算是一枚棋子。 而有资格执棋的,放眼当今天下,也就寥寥几人而已。 再说公孙瓒这边,就算真要给他幽州,何进也会保住刘虞,最多是调往他处罢了。 刘虞在黄巾之乱前就曾任幽州刺史,后虽被罢免,但因为其在幽州崇高的威望,在中平五年,又重新被任命幽州牧。 其在幽州汉、胡双方的口碑与声望都是公孙瓒远远无法企及的。 若是日后公孙瓒不听话,就别怪何进给你上眼药,再将刘虞调回幽州。 历史上就是刘虞率兵攻打公孙瓒,后者心一横,起兵反抗,并且成功反杀了刘虞。 可是呢,人心尽失,刘虞的众多手下,主动当起了袁绍的带路党,甚至连同乌丸一起,灭了不可一世的公孙瓒。 所以即便公孙瓒能坐拥幽州,一旦刘虞回去,他都一样进退两难,放任不行,打杀更是不行。 至于威胁最大的袁氏? 嘿嘿,何进心里憋着大招,若是逼不得已,任命袁术为冀州牧也未尝不可。 反正自己答应将冀州给袁氏,可没说是给袁氏的谁。 不难想象,袁绍挖韩馥的墙角挖到一半,冀州牧变成了空降而来的袁术,那可真是兄友弟恭了,呵呵。 正好袁术现在还在自己手下,大不了安排他多立点军功便是。 至于何进自己,只要仗打赢了,手下哪位将官立功不也都是他何进的功劳吗?无所鸟谓。 袁隗若是看重袁术手里的兵权,一并给他就是,反正都是袁氏自己花钱武装起来的兵将,被袁术带去冀州恶心的也不是他何进。 并且,他也真不怕袁隗反对。 先不说袁隗能不能预见袁氏兄弟之间的矛盾,只说在这洛阳城中,真要是何进不管不顾,有天子这面大旗在,外戚的势力还是不容小觑的。 除非你袁隗敢抗旨,要不然就得老老实实看着袁术去冀州。 可到时候你袁隗敢抗旨吗? 真到了穷图匕现的那一天,何进手里掌握着兵权,在这洛阳城中,还怕会斗不过你吗? 当然,现在说这些还为时尚早,毕竟是洛阳城,刀兵相见只是下策,不得已而为之。 政治上的制高点才是他应该去争取的。 如果可以,何进还是更愿意与袁隗和谐相处,能动口的就没必要动手,撕破脸对大家都不好。 就目前而言,何进首先还是要握住兵权,并且在军中树立一定的威望。 袁隗这边,该给的体面还是要的。 想明白这些,何进笑道“刘太尉仁厚君子,有时候难免为异族所蒙骗。稍后我自会派人给双方去信,也好叫他们化干戈为玉帛啊。” “如此,就有劳大将军了,备替伯珪兄谢过大将军!”刘备起身作揖道。 脸上却是一片风轻云淡,毕竟他并不真的在意结果。 他来洛阳,不过是想为自己寻找政治机会罢了。 关、张二人则更是无所谓,反正大哥说什么是什么就行。 “不知玄德接下来有何打算?可是要继续回公孙太守身边?”何进问道。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