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残酷战场 (第1/2页)

好书推荐: 超级家丁

当然,攻城并不是说攻就能攻的,实际上真正的攻城还是在下午才开始。 而整个上午的时间,黄巾军派了大量的士卒在上流挖掘河道,以切断宛城护城河的水源,方便能填河攻城。 李严有心阻止,可自己手下兵力本就不多,还要分守四面城墙。 若想派人出城去保护水源,这支人马就要远离城池保护,这种情况下,人去少了没用,去多了一旦被敌军拖住合围在城外,就只有全军覆没一途。 那接下来宛城也没法守了。 所以,护城河是难保住的,只有在敌军填河时,以弓弩延缓进度,但最终还是黄巾军在付出了数百士兵伤亡的代价后,填平了数段河道。 通往城墙的路,终于被打通了。 “杀!” “冲上去!” “扔擂木,快,狠狠的砸!” 宛城射下的箭雨,收割着一个又一个的黄巾军,可攻城的人马密密麻麻,云梯终于还是架上了城墙。 双方士卒便开始了最残酷的白刃战,城墙边充斥着喊杀声。 黄巾军没有后勤保障,粮草不足,这是他们围攻宛城的原因,也是现在如此狂热攻城的理由。 若是攻不下宛城,还不知冬天又要饿死多少人。 因此甚至不用主将督促,黄巾士卒们一个个悍不畏死的踩着云梯往上爬。 难以想象他们大多数人连块能护住要害的木盾都没有,更别说盔甲。 所以,往往城上一阵箭雨,就能收割一大片黄巾士卒。 而每当有擂木、滚石砸下,云梯上更是像被犁过一样,瞬间就能出现一片真空区域,在乌压压的攻城大军中显得格外突兀。 但很快,就又会被接踵而来的攻城队伍所填补。 即便宛城守兵手段齐出,可面对受到饥饿威胁而悍不畏死的黄巾士兵,宛城的防线依旧岌岌可危。 “哼!乌合之众,凭借一腔血勇,也想破我宛城?”城楼之前,李严冷哼道。 他居高临下,将双方交战的场景尽收眼底,黄巾的悍勇确实超出了他的预期,但其却依旧风轻云淡,面上丝毫没有紧张的神色。 “传令,火油准备,让将士们不用留手,统统倒下去。”李严平静的吩咐道。 传令兵应声而去,很快就有一队队青壮将烧好的金汁与火油搬运上城墙各处,士兵们不用吩咐,端起来就往城外倒去。 “啊!” “救救我!” “快帮我把火扑掉!” 火油顺着城墙与云梯流下,火焰瞬间蔓延开来,黄巾军趴在云梯上,上下皆有黄巾同伴堵住去路,进退两难,只能眼睁睁看着火焰烧到自己身上。 更有胆大者,把心一横,直接跳下云梯,运气好的,摔个半死,运气差的,断骨分筋,甚至直接摔死。 然而地面也不安全,太多准备攻城的黄巾士卒挤在墙边,一时间根本退散不了。往往城上泼洒的火油一烧就是一片。 “你不要过来啊!” “别挤!啊!” 很多士卒都是被身边同伴身上的火引燃,一时间你推我挤,相互践踏受伤者不计其数。 水火无情,升腾的火焰让黄巾军的攻势为之一挫,更是让其士气瞬间跌落。 缺少了持续攻城的同伴支援,少数登上城楼的黄巾独木难支。 宛城守军也得以将他们围杀,城墙之上再次被肃清。 “可恶的官军!”后方观战的刘辟等人忍不住骂道,却又无可奈何。 退是不可能退的,先不说黄巾军好不容易才杀到城下,一旦退军,再想将云梯架上去,又要付出巨大伤亡。 就说战场退军本身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如此密集的攻城队伍,仅仅是想调转方向,就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个年代,可没有电子设备来指挥部队,将士们听鼓号、看旗语,大军一旦铺开,即便精锐也很难再步调统一,何况黄巾这样的队伍。 哪怕刘辟有心暂时退军,仅是士卒践踏这一环,只怕就要死伤无数。 而且宛城的守军可不会闲着,他们的弓箭只会不断地倾射到己方大军头顶。 如此一来,伤亡只怕更大。 刘辟从中平年间的黄巾小将混到现在一方渠帅,这点认知还是有的。 于是,当即大喝到“擂鼓!为将士们助阵,宛城的火烧不了多久的!” “咚咚咚咚!”一时间,代表冲锋的鼓点响彻战场。 而事实也正如刘辟所想,宛城的火油并不多,何况这个时代的火油多是树脂、动物油。 其纯度、威力、燃烧的持久度都远不如后世闻名的“猛火油、希腊火”。 即便守军依照李严的将令将火油全部倾泻,但当火油用尽,大火依旧在一刻钟之后彻底熄灭,只剩城楼下哀嚎遍地,一片狼藉。 “火…灭了!” “狗官军的火油用完了,兄弟们冲上去!”人群中的黄巾将官开始喊道,尽管身边无数受伤的士兵还哀嚎着,可战场之上哪顾得了许多。 战争从来就是残酷的,主将没有鸣金,就绝不能停下,如今后方战鼓还在擂响,黄巾士兵亦知道,这种场景,只有继续冲锋登城才有一线生机。 于是只要是能动弹的,都纷纷用兵器撑起身体,继续跟着前面的队伍冲锋,但锐气却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