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北海之围,大战伊始 (第1/2页)

好书推荐: 超级家丁

宛城发生的一切,何进自然是不知道,此刻他已率大军进入青州,刺史焦和亲自带人前来拜见。 从他口中,何进算是了解了青州黄巾的动向,以及各郡目前的处境。 简单来说,就是青州黄巾主要盘踞于北海与齐郡两地,北海富庶,而齐郡则是青州郡治广固所在。 新任北海太守孔融率兵出城剿贼,正好遇到自冀州败逃回青州的黄巾渠帅张饶,其麾下包括老弱足有十几万人马。 孔融与之交战不敌,一路退守,却又遇黄巾军管亥部,被围于都昌县城。 齐郡与北海相临,焦和一边要剿灭郡内黄巾,一边还要派人领兵救援北海。 其麾下人马装备虽还算精良,却无良将领兵,齐郡内还尚且还能凭借城池的辅助,压制各处黄巾。 但想要救援北海,就不得不与黄巾野战,齐郡兵马远远少于管亥部,被其一通乱杀,几乎全军覆没。 孔融深知久守则必失,只得率军突围。可奈何黄巾人马众多,孔融军鏖战一番又被击退。 其部将宗宝更为管亥阵斩,而孔融则在部将武安国的护卫下且战且退,领着几千残兵败将又退入了都昌。 现在两部黄巾已然汇合,将都昌围的严严实实,兵马有近四十万之多,对外号称百万大军。 黄巾以大军围困孔融,另又派遣数支人马于北海各地掠夺物资。 北海的主力都在孔融手上,各处城镇被攻破者比比皆是,众人莫能挡之。 现在都昌城已经失联好几天了,只有斥候远远看见城上还挂着北海军的旗帜。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都昌城已是危若累卵,也不知到里面兵马粮草所剩几何,若再没有援军解围,都昌已经是必破之局。 既然如此,何进也不愿拖延,于是拒绝了焦和让大军在广固休整的提议,直接命令全军开拔,救援都昌。 另外,命焦和整顿齐郡人马,前来与自己大军汇合。 此刻的都昌城下一片狼藉,到处都是战斗留下的痕迹,城池也多处遭到破坏,有些摇摇欲坠。 城内守军已只剩两千来人,还多数带伤,沮丧的情绪悄悄在军中蔓延。 城内粮草虽还有余,但外无援军的情况下,困守孤城,谁也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甚至昔日的清谈名士孔融,此刻也披着甲衣,面带污垢,在武安国的陪同下检查城池的防御,不断的安抚着守城士卒。 只是焦和派出的几支援军都被击退。现在连他自己都不清楚,哪里还有援军,又多久能到达… 就在其绝望之际,有士卒突然高呼“援军到了!” 齐郡挨着北海,何进的大军一路急行,不到两日便行至都昌附近十里处。 斥候报知黄巾大军依旧是将城池围的严严实实,显然孔融还在城内坚守。 于是何进马上下令抢修防御工事,随后安营扎寨。 而后第一时间让士卒燃烧草木充作“狼烟”以提醒城内援军到达,坚定他们固守之心。 反正他也不怕黄巾军知道,甚至一路上都没有派人击杀黄巾军斥候。 因为若能引得黄巾军分兵阻击自己,正好也能减轻城内的压力。 黄巾军这边,仗着兵多,依旧是坚持四门围困都昌城,另外由管亥亲率数万人马于围城大军后侧,朝着何进大营方向扎下营地与何进军对峙。 原本见援军不过万余人马,管亥还不放在心上。 可当黄巾斥候探知敌营中广数旗帜,最大的几面上书大将军、何等字样,管亥心知这是朝廷的中央军到来。 他亦参与了光和年间的黄巾起义,见证了当时大贤良师麾下三十六路渠帅何等风光,却依旧被朝廷的精兵强将,以兵力远少于己方的情况下一一击破。 他自知麾下虽也人马众多,精锐却还不如光和年间的黄巾。 于是保险起见便又将本部其余人马全部调来,足足十余万,誓要歼灭这支朝廷兵马。 甚至幻想着要是能击杀或者活捉何进等朝廷大员,会为自己带来怎样的名望以及实惠。 如此一来,围困都昌的便只剩张饶部人马,但其兵力依然远超城内守军,攻城并没有因为援军的到达而停止。 所以,对于何进而言,击破管亥部从而救援都昌已是刻不容缓。 管亥率先派出人马试图攻破何进军的防御工事。 可由于何进军装备精良,箭支充足,反观管亥部,多数人还拿着木制武器,除了黄巾将领,普通士兵身无片甲,甚至比南阳黄巾的装备还不如。 这也怪管亥等盘子铺的太大,十几万人的部队,又没有后勤保障,如何武装的起来。 基本就是靠着多次抢掠才让少部分管亥的中军嫡系装备上铁制兵器。 这样的装备,与农民无异,又如何能攻破何进的大营? 一番试探性的进攻,以黄巾军丢下几百具尸体而收尾。 管亥只得先撤回兵马,再寻思如何击破何进大军。 而何进这边,大军初到,也忙着进一步修缮营地,并让士兵们休整,恢复体力。 管亥退兵,何进也没有过多追击。 双方各守营地,酝酿着下一次大战。 第二日一早,何进大营传来的战鼓声吵醒了管亥,连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