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天子认皇叔,三军大比武 (第1/1页)

好书推荐: 超级家丁

“臣,北屯司马刘备,拜见陛下!” “呵,难怪是四品以上官员随行。”何进心中恍然大悟,不禁暗自冷笑。 可见天子这般模样,何进便选择冷眼旁观,看他们整哪出。 “哦,爱卿姓刘?不知祖上何人?”刘辩一脸好奇问道。 “回陛下,臣乃中山靖王之后。”刘备再次拜倒。 “诶呀,想不到爱卿居然是朕的皇亲啊!”刘辩随即招手叫来随侍小宦官“将皇族世谱请来!” 呵,狩猎还带着族谱,你别告诉我是祭祀用的?何进眯着眼睛,静观其变。 “爱卿稍侯。”刘辩示意刘备先起身。 “禀陛下,中山靖王刘胜乃孝景皇帝之子,刘胜生子刘真,刘真生刘昂,刘昂生刘禄,刘禄生刘烈,刘烈生刘英,刘英生刘不仪,刘不仪生刘慧,刘慧生刘雄,刘雄生刘弘,这位刘备大人便是刘弘之子。”小太监“熟练”说出一串人名。 “爱卿,算辈份,你还是朕的皇叔啊!”刘辩故作惊奇。 “臣不敢!”刘备连忙再拜,姿态极为虔诚。 “诶,辈份就是辈份,有族谱为证,哪有什么敢不敢的。”刘辩亲自上前扶起刘备。 你俩搁这儿唱双簧呢是吧?何进实在看不下去,总算明白了历史上曹操的感受,这拙劣的演技简直闪瞎何进双眼。 于是再无法看下去的他插话道“既然陛下查看了族谱,皇叔又有何不敢接受的。” “丞相…”刘备看着何进,欲言又止,却唯独没有慌张或闪躲之神色。 “是啊,丞相说的是,皇叔认下便是。”刘辩努力作出亲和模样。 “是,臣刘备领命,谢陛下。”皇叔的身份,无疑会为他的仕途带来更多可能性,刘备当然不会再拒绝。 “好!今日得以与诸位臣工同乐,又认得皇叔,朕心甚慰!来人!传膳,朕要与诸位臣工共醉,哈哈哈!”刘辩也不愿放过任何收买人心的机会。 “谢陛下!”群臣拜倒。 而在大营的中心,早已经摆下了数十桌案,专供天子与随行朝臣饮宴所用,中间空出的一大块,则是留给舞姬们表演的场地。 刘辩在群臣的簇拥下,往主位而去。 何进却借机叫住刘备,诚恳说道“玄德,朝堂之勾心斗角,本不是你这英雄的用武之地。只不过如今风云际会,你却难免牵扯其中,望你能守住本心,不为利益所迷。” 或许是没想到何进会如此直白,话中更是多有对自己的惜才之意,联想到何进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刘备神色复杂地点了点头道“谢丞相点拨…” 虽不知刘备想法,但何进觉得有些事,点到即可,于是点了点头,径直走向自己的位置。 席间刘辩更是当着一众朝臣的面,多次与刘备互动,却完全没想到,刘备此刻的感受却如同被放在火上炙烤一般。 刘备的政治嗅觉不差,人也不笨,自然知道如今的洛阳已经是龙潭虎穴。 尤其在大将军何进任丞相后,天子与袁太傅的势力又被逼退一步,双方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虽说他是汉室宗亲,对于大汉也有难以割舍的情感,但大汉是大汉,天子是天子。 平心而论,刘备认为何进对于自己是有提携之恩的,不像刘辩这样摆明了就是要利用自己。 何况到目前为止,何进虽紧握大权,却并未有欺压少主,又或是乱政之举。 相反,其还多次平定叛乱,稳定朝局,救大汉于水火。 可以说光熹朝自刘辩继位时的风雨飘摇到现在转危为安,都离不开何进在当中的努力。 而其多项政治举措在刘备看来也确实是利国利民。 刘备虽常以宗亲自居,可实际上到了他父亲一辈,便已无人出仕。 因而他幼时的生活也颇为贫苦,世家对于底层百姓的压迫与对王朝的危害他都深有体会,对他们的感观也就自然不怎么好了。 从心理上,刘备是认可何进一些做法的,甚至对其多有崇敬之情,但君君臣臣的思想却也早已根深蒂固。 因此,此时的刘备更加坚定了想要逃离洛阳这个政治旋涡的决心。 本来,他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与抱负,当初桃园结义,刘备一心想要匡扶汉室,立下不世功名。 可到了如今,虽最终跻身朝堂,却甚至没有当初做县令时随性快活,并且兄弟三人还各处一方,再难聚首。 刘备一边应付着刘辩与朝臣的敬酒,一边内心苦闷地思考着脱身之计。 奈何事与愿违,接下来的几天,刘辩每日狩猎都命刘备随侍跟随,以示恩典… 巡狩是对天子而言是一种放松,对于群臣也别有一番体验。但三军将士最为期待的还是马术、箭术等各种比试。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不同于平常的军中比武,巡狩期间的较量作为助兴活动,天子、丞相与朝臣都会亲临观摩。 如此机会,千载难逢,将士们基本都憋了一股劲,想要在天子与丞相面前露脸,说不得就能收获平步青云的机会。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