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密谋公孙 (第1/1页)

马、韩二人为凉州豪强领袖人物,马家为名将之后,韩遂亦曾为凉州官吏,甚至其还劝说过何进诛杀宦官。 后种种原因两人均割据凉州与朝廷对抗。 不过马、韩的野心却都不算大,历史上两人先是被董卓说动想要起兵依附董卓对抗关东诸侯。 后来董卓身死,两人居然率众去长安投靠李傕、郭汜,却被李、郭遣回凉州。 官渡之时又被钟繇说动纷纷送儿子为质依附于许都朝廷。 如今,朝廷正统得以延续,皇甫嵩能说服他们也就并不意外了。 不过两人虽不是做诸侯的料,却各具才干。心诚来投,何进准备亲自在府中设宴,款待马、韩及其家人。 再许以高官厚禄来树立榜样,从而将凉州彻底掌握手中。 不过马、韩既然来了洛阳,何进倒也不用那么着急,待他们先拜见过天子再说。 在这之前,还有一事需要马上推进,便是如何解决袁术这支兵马。 原本何进还不那么急切,但回洛阳之后,根据赵忠的消息,自己征战青州的这段时间,袁隗等世家走动相当密切,并几次以奏事的名义求见天子与何后。 赵忠有心监听,但派去的小宦官都被何后支了出去。面对太后与辅政大臣,小宦官自然只能听从。 而没有何进的吩咐,赵忠同样也不敢得罪太后,于是只能等何进回到洛阳再如实汇报,反正就是两边都不得罪。 “你们这是要逼我呀?!”何进喃喃道。 必须尽快支走袁术,如此才能确保如果与世家翻脸,至少洛阳城不会乱。 但要想将其调走,尤其是如愿将其调去冀州,就必须有一个合适的理由。 何进寻思片刻,吩咐下人道“去将二将军请来。” “兄长…”车骑将军府不远,不多时何苗就赶到何进府上,低声打了个招呼。 这一年多的时间,自家兄长一手主导了朝中多件大事,除张让、驱董卓、建新军、平黄巾,如今更是笼络和提拔了一大批官员。 何家这外戚势力在朝堂的影响力更大了,地位也更稳固。 可同时自家兄长的威势也愈发强大了,即便是自己这车骑将军,在面对他时,都不自觉更加小心翼翼。 “叔达来了,坐。”何进指了指旁边的桌案。 “呼~”何苗那肥胖的身躯坐在案后,感觉整个人舒服了一些,便问道“不知兄长唤我何事?” “叔达啊,如今辩儿登基,我何家地位倒是跟着水涨船高了。”何进看着何苗说道,后者点了点头,一副不置可否模样。 何进于是继续说道“但福兮祸之所伏,朝堂之上本就是争权夺利所,今我何家得势,必然也会引起很多人的不满。” “兄长是说…?”何苗指了指袁家的方向,询问道。 这并不难猜,何家以外戚身份而显贵于朝堂,自刘辩登基后,更是一家独大。 若硬说还有谁能与何家分庭抗礼,甚至构成威胁?那何苗也只能想到同为辅政之臣,四世三公的袁家。 见他心中有了答案,何进也就摆了摆手,有的事,大家心中清楚便可,没必要说出来。 “何家要想更加稳固,仅依靠朝中现有力量还是不够,还需要来自地方的支持,这便是为兄用曹孟德牧守兖州的原因。可我如此做,别人也同样会如此拉拢或者请旨任用地方官吏,从中获得支持。”何进解释道。 而面对兄长如此耐心的谈话,何苗直觉得这场景太熟悉了,一如当初何进让他去秘见张让、赵忠。 只不过当初何进借此除掉了张让,这一次却又不知道有何重任要交给自己。 于是他坐直身子,一脸正色的等着何进给出答案。 见自己“兄弟”如此模样,何进也不再啰嗦“我欲让你持节前往幽州,调停刘太尉与公孙赞的矛盾。” 原来自从上次杀张让事件后,何进便发现了自己这便宜“弟弟”之妙用。 相比于留在洛阳处理车骑将军的事务,让他代表何家去与不同之人打交道反而能将其作用最大化。 幽州之行关乎自己与袁氏为首世家之角逐,更影响未来整个北方的利益走向,原本何进是想让何苗对外称病,再秘密前往。 不过幽州毕竟山高路远,这一去还不知所耗多少时日,若秘密前往难免为人看穿,如此反倒不美。 正好之前刘虞多次上书朝廷谴责公孙瓒,后者亦上书辩解,两人矛盾朝堂无人不知,以此为由最为合适。 反正有自己在,何苗离开一段时间也影响不大,只要不像曹爽那样兄弟几人一同出城,局面就还能稳得住。 “兄长要拉拢刘太尉?这…只怕并不容易。”何苗皱眉道。 他虽贵为车骑将军,但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与何进的关系却都并不算亲密。 只是这一年多以来,在何进的努力下,两人的关系亲近了许多。 身为外戚何家的一员,他当然也愿意为何家做些事情,同样也是为了自己这一脉博取更多名利。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