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进击的天子刘辩 (第1/1页)

大河的另一边,面对黄忠传来的战报,何进微微一笑。 如此看来,河东战事,哪怕最坏的结果应该也可以将白波贼逼回白波谷。 以此战目前的伤亡,几年之内,白波贼都将不足为虑。 “来人,将奉孝先生请来。” 何进知道,他没办法等到河东之战彻底结束了,必须尽快进丞相位,以保住自己的权势与派系的利益。 不经意间,目光看向了桌案上的一角,上面放着的是另外一封报捷文书,昨日刚到。 冀州袁术终于是将匈奴人驱逐,受限于董卓、袁绍、袁术三方互不信任的关系,此战最终没能留下贼酋,而是用一场斩首数千的战役将匈奴逼退。 如此倒也不错,起码也是场胜利,此战过后,入侵冀、幽的异族被肃清,而且袁术将会有很长时间被拖在整顿内部之上。 这封文书走得是朝廷的渠道,记录了此战经过与诸将战功。 何进相信,袁隗的桌上也绝对有一份更为详尽的私密信件。 根据郭嘉通过锦衣卫探得的消息,袁隗由于被自己完全碾压,因而聚拢了不少朝臣想要还政于刘辩,希望借助天子的力量,共同压制何进。 是啊,转眼间刘辩也已经十六岁了,虽性格还是偏软弱了一些,可毕竟是在大位之上坐了那么几年,又如何不想真正拥有九五之尊的权力呢? 所以即便是刘辩知道世家亦不可靠,但只要何进还握着大权,他就只能依靠世家,制衡,便是天子权术。 而袁隗打的也未尝不是这个主意,他又如何不想独揽大权?只不过斗不过何进,才找了个“还政于天子”这般冠冕堂皇的理由。 因为他知道,张让死后,赵忠倒向何进,在连宦官亦不可信的情况下,天子为了制衡何进,便只能依靠自己这些老臣。 那必然就会赋予自己更多权力,引袁氏为臂助。 同时,袁隗还不用担心掌握更多的权力会引来天子猜忌,因为只要何进不倒,天子就绝对不可能动自己,一切都要等先扳倒何进再说。 至于何进若真是倒台了? 嘿嘿,那时候袁氏大权在握,只需分润一些给别的世家,与各大世家、重臣结成联盟,即便是天子,又能如何呢? 若事情真按袁隗所想般发展下去,只怕“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就要提前出现了,那天子也终将沦为世家的傀儡。 “哼,让天子亲政?”何进冷冷笑道。 以史为鉴,何进丝毫不怀疑若是自己交出手中权力,刘辩就会在世家的怂恿下除掉自己,以绝后患。 正如崇祯要杀魏忠贤一样,虽其中有东林党的推动,可年少天子想要亲政,又有谁不是踩着权臣的尸体呢? 崇祯如此,康熙亦是如此,权力面前,只有你死我活。 即便自己是刘辩的舅舅,可皇家又哪有亲情可言? 偏偏问题就在于,刘辩没有康熙的本事,而世家若是坐大,则比东林党还要可怕。 若是没了自己,刘辩必被架空,彻底沦为傀儡。 历史上,就没有几个权臣是真的想让皇帝亲政的,放在今天的袁隗身上,其一旦掌权,也是一样。 一切只不过是为了对付自己的权宜之策罢了。 何进现在总算是体会了曹操的那句话“设使天下无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何进不敢说在权力面前自己就没有私心,但他可以肯定,其私心绝没有这群依附在大汉身上吸血的世家大。 奈何自己有心做周公,先将天下梳理,刘辩却不是成王,迫不及待想要上位。 明知如此,却又没办法与刘辩直言,权力已让他们站在了对立面,一切解释都是徒劳。 原来这便是“权臣”必经之路啊,沟通不行,交权同样不可能。 何进现在代表的已不只是他一个人的利益,可笑当初还想吸取董卓与曹操的经验,猥琐发育,匡扶天下。 却没想最终却是“屠龙少年终成恶龙。” “大将军。”正寻思间,郭嘉已经来到了何进书房。 “奉孝啊,你上次所言之事,怕是要提前准备了。”说着,何进将两封报捷文书都交予郭嘉。 郭嘉快速浏览了一遍,点头说道“如此,的确不能再推迟了。根据锦衣卫最新密报,以袁隗、杨彪为首的世家大臣走动愈发频繁,而宫内又传出,天子曾多次密会袁隗。” 何进听的皱起眉头,之前袁隗入宫,真正与他对接的还只是何后。 没想到这才多久,天子刘辩就亲自下场了,哼!看来真是急着想要掌权了啊。 “大将军,袁隗手中必然也有袁术的战报,而其担心大将军借此机会扩张势力,所以借着明日朝会,必定提出让天子亲政的主张,想要抢占主动。不过他却不知黄将军的捷报亦已到达,如今万事俱备,明日我们只需……” 郭嘉低声地说出了自己的对策,何进听着频频点头,面露微笑… 第二日一早,百官入朝,袁隗等人意气风发。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