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洛田围猎 (第1/1页)

好书推荐: 超级家丁

春末夏初的时节,洛阳城里迎来了一件大事,这个王朝的皇帝,也就是刘辩,终于行了冠礼。 这是他加冠亲政后的第一个朝会,朝臣们都早早在大殿等候,辅政之职已撤,袁隗站到了群臣之中。 可刘辩依旧高兴不起来,原因无他,都是因为独立于群臣之外,站在最前排的丞相何进。 因为他的存在,让刘辩亲政的体验感瞬间就低了很多。 随着宦官的一声尖嗓提示,朝会正式开始。 作为群臣之首,何进理所当然的最先说话,将近期的一些重要事件汇报了一遍。 其中大部分何进都已经做出了批示解决,今日只不过是走流程让刘辩知道一下。 对此,刘辩虽早有准备,却还是暗自气恼。 好不容易等到何进奏完,袁隗才走出班列,说道“ 陛下,你乃大汉之主,今加冠亲政,如此大事,当庆贺一番。值此春末季节,老臣提议,朝廷可组织一场春蒐之典(狩猎),一可让群臣与陛下同乐,二也可以彰显我朝军威。” 俗话说“古之帝王莫不巡狩”,事实也是如此,由于历朝历代帝王皆有巡狩,这种行为逐渐演化为“礼”,通常是几年一次,四季皆可,春季为蒐。 巡狩既为“礼”,便不是简简单单的玩乐,实际上它有一套复杂的流程。 除去狩猎本身,还包含了祭祀、巡查等政治内容,以及一些如马术、箭术,甚至篝火晚会、餐饮等文娱活动。 帝王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拉近与官员、军队,甚至是百姓的距离,增强他们对于帝王的崇拜之情。 并且由于会出动大量军队的缘故,无异于是一场“军演”,有效彰显武力的同时,还能对边境异族或是一些地方不安分势力形成威慑。 当然,如果巡狩之所定在地方郡县,便还可以起到对当地官员的政绩审查,一举多得,故为历代帝王所喜。 如今刘辩初亲政,袁隗便提出如此建议,可以说是符合时宜,让何进明知这是天子与袁隗的谋划,却也没有反对的理由。 “哦?此倒不失为一个好的提议。”刘辩装作没有提前知晓的模样,随即问道“丞相以为如何?”但其渴望的眼神,却是藏都藏不住。 “陛下亲政乃国之大事,若要与天下同乐也无可厚非。不过天子出行却非易事,为陛下安全计,不若就选在洛阳城郊如何?”何进平静答道。 此事他已有计较,办就办吧,反正巡狩的政治作用能否发挥,还有多方面因素影响。 只要不出洛阳核心地带,哪怕有些许变数,何进也自信能应对过来。 “可!”刘辩没想到何进这么快便能答应,倒是省去了一番拉扯,于是愉快问道“丞相认为,多久可以成行?” “回陛下,若要春蒐,必先派遣大军前去布防,以确保陛下与群臣的安全,而后仪仗、随行人马的安排,最快也要十日。” “好!一切便依丞相所说,各位爱卿需无条件配合。”刘辩拍板道。 其实他这完全是句客套话,天子意愿,丞相执行,整个洛阳,还有谁敢不配合吗? “臣领命!” “臣等领命!” 何进带头,群臣拜倒。 “若无他事,各位便先去准备吧,十日后,凡四品以上文武,皆可同往!到时诸位爱卿务必显示出我大汉风采啊,哈哈哈…” 十日之间,转瞬即到,经过何进的亲手操持,整个北军将士除了一万人仍然屯驻营地,其余两万多人随行布防。 地点就在洛阳城郊,为的就是防止有突发情况可以迅速返回城内。 天子出行,仅仪仗队加上随行人员就排出了几里长的队伍,其中除去过半数的朝臣随行外,太医、御厨、宫人、舞姬等应有尽有。 由于人员众多,还有祭祀等环节,同时又要彰显天子威仪,不过十几里的路程,愣是走了大半天才到。 扎营之事自有宫人与将士打理,刘辩难得出城一次,已作摩拳擦掌姿态,想要开始狩猎了。 既如此,何进也无意扫了刘辩兴致,于是吩咐朝臣,春蒐之典即刻开始。 刘辩更是亲自定下规矩,此次大典会持续二十天,凡在春蒐中表现出色的朝臣,皆可受到自己亲自接见与嘉奖。 如此,便极大的调动了朝臣们的积极性,毕竟许多二品之下的朝臣,是很少有机会单独觐见天子的。 今遇天子如此施恩,大家又怎会不想一试? 何进身为丞相,自然不便与群臣、将士争功,因此,他领本部人马,陪同于天子刘辩身边。 值得一提的是,除去典韦以外,拱卫在何进身旁的还有新任丞相府主骑,虎威将军(相当于五品杂号)赵云。 原来自其跟随何苗返回洛阳后,何进给他的任务便是以三百白马义从为核心,替自己组建一支千人的亲骑队伍,标准也同样是参照白马义从。 而何进自然是不会吝啬各种资源、装备,这样的信任也让赵云倍感鼓舞,终于是为何进练出了一支千人精骑。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