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什么人才有听闻资格 (第2/3页)

上乘武学在此方世界不是人人可练,对个人天资悟性要求极高,可是像推山手石龙那种修炼基础内力的在这里却并不困难,可以达到相对的普及,门阀枝干骨干正是这类修行普及武学中的个中高手。

继续往下的根系和土壤,无疑就是门阀势力所控制的人口和各类资源,以及围绕着门阀生存的各类势力。

这等门阀,每一个存在,都是士族中的佼佼者,无数士族和门派围绕其生存。

在这个时代,他们每一个都是一个庞然大物,牵连势力无比广阔,门阀士族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力量。

相比而言,寻常江湖门派就差远了,哪怕魔门诸道和佛道两教,也难与之比,这些道派,有着武道传承,派内有着不下宋缺的存在。

但是只要形成不了西方教廷那种势力,也就只能玩玩精英路线,什么魔道传人,什么慈航静斋传人,都是这类门派倾尽全力,精挑细选培养出来的精英。

这些门派没有门阀势力那样庞大完整。从核心到土壤完全具备的体系。只有精英核心。缺乏骨干枝叶,走的路线也自是上层路线。

若门阀是大树,诸教派则是藤蔓。

正所谓依国主而立法事,依托天地间主流的力量,顺势而为来实现自己的各种目的,当今天下,佛道两教不论如何行事,都脱不了扶龙庭的格局。

当然。也少不了不想依托所谓主流来达成目的,想要自成体系,自成主流的,这种也是不少,像当今天下所谓义军中,魔门各道也是派出了人手争夺天下。

只是佛道两教与天下主流合流,魔门各道本身就是非主流,还内部纷争不断,哪怕一派之内都斗个你死我活,这看都不用看。其结果已经很分明。

而实际上,道教在昔日也是想过自成体系。

三国时期。张角起黄巾,张鲁治汉中,往后五斗米教也多有尝试,无不以失败告终。

而到现在,道教体系在南北朝,寇谦之和陆修静那个时期就整个改组,自废武功,不再争霸天下,不再图谋混元乾坤,各种清净、无为和积德行善思想被拿出来迎合主流。

一切与五斗米教那等教国一体,以教治国相关的东西,都被斥为“三张伪法”之流,这类有此心思,与主流相悖的道教已经被打成魔门,彻底妖魔化了。

魔门中的老君观、真传道(道祖~真传)这明显也是道教体系内的一支,属于原始道教残余,现在就是典型的过街老鼠。

纵观大唐全书,道教除了个三大宗师中宁道奇出场,甘愿为佛门打手,尽显“清净无为”风采,就再没其他人出现,基本上大唐世界,这个时期的道教,已经没什么战斗力了。

浑然不似以慈航静斋、净念禅宗为首的佛教诸派,顶级高手层出不穷,直接引领正道与魔道争锋,裁定未来天下真主,决定天下走势。

这就是大唐世界的与江湖相关的基本格局,所谓江湖乃江山一角,这里何止是一角?而这个格局也仅仅是基本格局。

王离一边观察映照大唐一书,剖析格局,众人也自进入了船舱,稍后就有仆役之流送上各色菜式,这宋阀诸人,在船上的生活竟过的也是有声有色。

银须宋鲁却是个极为精通美食的饕餮,一开宴就频频介绍桌上的各种菜式如何制作,色香味如何,他在哪里有吃过更好等等。

原本就好吃的饭菜,被他如此一说,更添了一层气氛,众人却是吃的尽欢。

这宋鲁,不仅精通美食,说话做事,无不是有一套,整个酒宴的气氛在他主持下游刃有余,相比而言,宋师道和他的差距不仅仅是武功阅历,各个方面都差的许多。

看的出来,宋缺派这个儿子出来,实际上就是跟着宋鲁出来历练。

宴到中途,宋鲁端起酒杯,朝王离致意。

“公子如此年纪,武道就有如此境界,出身定然不同凡俗,只是缘何从未听说过,一身轻功绝学,凌空渡虚,也是前所未见,只若神仙法术。”

“宋鲁冒昧,敢问可能得闻公子师门,也好教我这凡夫俗子,能沾点仙气?”

宋鲁如此一问,众人齐齐注目,侧耳倾听,便是傅君婥也是如此。

王离如此年纪,一身武功之高,骇人听闻,各种神功绝学层出不穷,闻所未闻,不似任何圣地所传绝学,甚至在其之上,众人心中早有疑惑。

此时宋鲁一问,尽是关心。

王离将酒杯持起:“我的师门非是寻常江湖门派,乃是仙佛正宗,并不在凡尘俗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