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 (第1/4页)

山海经的年代已经过于遥远,我看不懂原文,也不相信后人作的注解。我也觉得山海经过于荒诞、离奇。可是不知为什么,老周似乎对山海经很是痴迷。

瓜子问周明轩:“女孩断掌真的能克死亲人 ?'…87book'”

周明轩说到:“都是迷信的说法,不要相信那些”。

穆图说:“我相信。因为我的右手就是断掌,从小就成了孤儿”!

姚俊小声说道:“这玉人的真身,既然是个邪恶之人,为什么还会有人把她雕刻出来,这样做会不会有什么别的用意?比如说,是要当神一样供奉她?”

“我觉得不会。除非那人脑子有病,明知道阴阳眼充满邪恶,还要把她供养起来,那岂不是作死吗?就算是雕刻玉人的工匠同意,其他人未必就会同意啊!”穆图说。

瓜子却说:“那就不见得了。在古代,有很多部落和部族的信仰非常独特,很多特别的图腾崇拜与信仰,在我们今天看来是很不可思议的。说不定当时的人们就是因为知道阴阳眼很厉害,具有一般人所没有的高深本领,觉察到了阴阳眼的神秘与可怕,才会把她当作一种神或者精神领袖。很多时候,我们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和逻辑去看待古代人的信仰,否则就会陷入一种认知领域的陷阱,不但看不到真相,还会迷失自我。教授我说的对吧?”

周明轩点点头表示赞许:“说不定这个玉人,当年就是这个庞大地堡的主人。先不说这些了,赶快动手,挖一条盗洞出来,咱们去看看那石门后面是什么”。

从玉人的旁边下手,我们轮流动手,很快就在地下掏出了一条十多米的盗洞。姚俊和穆图估计盗洞已经穿过了石门,便打算休息一会儿就开始向上挖。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石门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开始向外面倾斜,我和老周、瓜子刚刚退了几步,厚重的石门轰然倒地,重重的拍在地上,一阵顿重的震颤过后,头顶的碎土屑哗啦哗啦的落了一地。

更让人惊叹的是,在石门后面出现了一个圆形的洞室,洞室四周的洞壁居然是用大块圆形玉砖镶起来的,半圆形的洞顶似乎也是一整块白玉。

洞室的最里面放着一张造型奇怪的玉床,看起来像是浴缸……更像是一口多了四条腿的棺材。

玉床上躺着一具玉人。在玉床的旁边,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玉器。所有的玉器都是白璧无瑕的羊脂玉,有玉锅、玉盆、玉壶、玉勺等生活用具;有玉鸟、玉龙、玉虎、玉龜等观赏玉器;有玉戈、玉剑、玉斧、玉戟等兵器……所有的玉器全都一股脑杂乱的堆放在一起,俨然成了一座小山。

周明轩说,这就是山海经所说的玉坟。

“玉坟?什么意思,也就是说这里是一个墓室?”姚俊问周明轩。

“对。玉坟和土坟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玉坟是墓室在坟外,坟在墓室之内;土坟则是墓室在坟之内,坟在墓室外。两者恰好相反。我们现在看到的这间玉室就是墓室,而那个用玉器堆起来的就是玉坟”。

“什么人会从用这种墓葬形式呢,这也太奢侈了吧?”我问老周。

“夏族人出现以前的鬼族,就使用这种殡葬形式。夏族出现以后,这种殡葬形式也就逐渐消失了。因为夏族和同时代的商族都使用土坟的殡葬形式,所以也从一个侧面应证了山海经的记载:是夏族和商族的出现才导致了鬼族人的灭亡”。

我一下子想到了此奴守墓人所说过的巫族和古陌族,于是问周明轩:“周老,按照你说的意思,鬼族人和古陌人、此奴人、巫族人是什么关系?他们是不是都是夏族和商族以前存在的种族?”

“按照我所解读出来的山海经《帝俊经记》所说,所有人种的共同祖先都是古陌人。古陌人的后裔分为欧罗巴、撒哈拉、此奴、巫族、鬼族等几大分支。后来又各自远迁,形成了各自相对独立的不相干的种族和族群。但是巫族、鬼族、此奴三个分支一直生活在古陌故地一带,直到后来发生兼并,巫族消灭了鬼族,新生的夏族与商族联合消灭了此奴。最终巫族与夏商两族和平共处,倒也相安无事”。

“噢?这么说,我们也是夏商两族的后裔咯?”

“你以为呢?什么叫夏族,什么又叫商族,你要有一个全面的概念:他们虽然名字有所区别,但是都是华夏族的祖先,通俗的理解就是:夏王朝和商王朝的主体臣民!”

周明轩这么说就容易理解了:考古学上所说的夏族、商族,原来就是我们在中学历史课本上所学到的夏朝与商朝……至于当时的人们究竟是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