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部分 (第1/4页)

当然,此乃后话,这里提上几句,不须详述,而景兴五年还有两件事隐约为人所记,不是旁的,却是两桩婚事,而之所以两桩婚事会闹的沸沸扬扬,也是简单,只因这两桩婚事涉及的女都非半人罢了。

一个便是前同门下平章事杨感的孙女杨倩儿,此女不但出身大族门阀,素有女之称,至于相貌,那是没的是世间绝色未免夸大,但据说也是秀美难言,而这等貌俱佳,兼有那般显赫的家世,想无声无息嫁出去,怎么可能。

要说此女虽有诸般好处,却也非没有一点的缺点,据闻,此女已然老大不小,双十年华已过,按照时人说法,那就是老姑娘了,到得如今与人婚配,到让许多人有些疑惑。

但还是那句老话,知道内情的人不敢说,不知道的则是胡乱瞎说,都说此女得杨老大人喜爱,须臾不愿放其离了身边,这把婚事耽搁了下来,要说这历年求婚之人,能从长安,一直排到西北边塞的。

不过不管传闻如何,这貌俱佳的杨氏女就要嫁人了,嫁的人家也不简单,乃是驸马都尉韩文魁的幼弟。

要问驸马都尉韩文魁是谁,那可是当今圣上的姐夫,文武双全,性情坚韧,深得当今圣上信重的一个人,若非此人娶了一位公主,不然的话,如今的位份绝对不会那般低法。

正经的皇亲国戚,可谓是门当户对,只是听闻那位郎官身有些弱,一年到有半年是与汤药为伍,其他的都没的说,瞧着就是一桩天作之合来的。

而婚事办的也很是盛大,又有皇后娘娘主婚,当即便传为一时之美谈,羡煞了多少长安男女。

但是那一天,早朝时候皇帝陛下无缘无故雷霆震怒,两位奏事的大臣被发配往了蜀中,许多重臣挨了斥责,就没多少人知道了,没多少人将这个与这桩婚事联系在一起的……

而另外一桩婚事与杨韩两家联姻比起来,却是一点也不逊色。

而那娘的身份比之杨倩儿是尊贵了几分,赫然便是大秦如今唯一还未出嫁的靖佳长公主殿下。

虽然,这位公主殿下没有杨倩儿那般的名,但人家那身份……啧啧,谁能比的了?而且,据说这位养在深宫的长公主殿下容貌清丽无双,深得当伞陛下宠爱,连南唐来人为南唐太求婚,都为当今陛下所婉拒,只因不愿长公主殿下远嫁他乡之故,由此可见,这位长公主殿下在陛下心中的分量了。不过,与杨倩儿一般,这位殿下也是老姑娘了,今年芳华十九,但不同的是,却是被先帝的丧期给耽搁了。

而这会选出的驸马都尉也颇耐人寻味,乃是羽林左卫指挥副使王虎的次,而王虎王大人就这么一下成了国戚,还比皇帝陛下高了一辈儿,真真是被天上的馅饼给砸到脑袋上了。不过这一桩婚事虽是在景兴五年冬定下来的,但却得在来年夏天完婚,不过这桩婚事一经传出,年关时王虎王大人府上可就热闹了,道贺的,借机走动的,比之往年可是多了十倍不止”算不得一步登天,却也相差不远了……

两桩婚事虽在长安传的沸沸扬扬,但说到底,却非是国之大事,和赵石不相干,两个女主角他都认得,也都有些瓜葛”但于他来说,却和不相干之人无异,所以对于这些坊间传闻,便不在意,到是在听闻靖佳公主下嫁的消息之后,心里一突,有些警惕,那位别在闹出什么幺蛾,好是老老实实的嫁人好。不过也只是想了想”便抛之脑后了,国武监这次招的人少了些,管起来到也轻易,只是国武监草创,虽做足了准备功夫”却也难免疏漏,所幸都是些小事,比如说今天兵部来人说,要商量一下国武监生员告身的事情。

因为国武监许多生员都是有职务在身的军中将士,告身皆在兵部,但国武监却是礼部辖下”兵部的人就想将这些生员的告身都移交给国武监,再由国武监上交给礼部,说起来不无刁难的意思”也颇有些下作了,你说一群未来的厮杀汉”告身却挂在礼部,那以后在派遣上不但是个大麻烦,说出去还难免惹人耻笑,别说还是先给国武监,岂不是让国武监难做的厉害?

赵石经历日多,也没硬顶,听闻此事后,心里冷笑,却只吩咐,让他们直接跟礼部商量,静观其变便是。

之后到是兵部那边自己偃旗息鼓了,想想也就能明白其中的关节,国武监这里的生员,可不只是些军中无甚根基的底层军官,还有些身有军职的世家,此事就算国武监答应了,这些人自己以及他们背后的家族长辈答应得了吗?

告身调入户部,笑话,老一大家,从祖上开始就在军中效命,家中侄各部都有,就没出过一个进礼部的,你轻飘飘一句话,就将孩往文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