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部分 (第1/4页)

八成是个噱头

他心思一转很快便自以为猜到了真相;拿起一份《信报》正准备走呢;余光不经意的再一次扫过那份《香港经济日报》;突然间三个字让他再一次站住;重新拿起了那份报纸。

“林孝智”

加黑字体的三个字让许飞一愣;立刻认真读了起来。如今的香港;有人可以不认识港督;但不认识林孝智这个年轻人的本地香港人却很少。广告界曾有宣传公司专门统计过;过去的一年里;他曾登陆香港各大媒体首页或者娱乐版首页高达78次。仅他一个人一年便创造了超过一万条新闻;约占去了同期香港娱乐圈所创造的新闻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

几乎每一天;都能在一份报纸、期刊上有关于他的新闻。这种仿佛病毒入侵版野蛮宣传之下;不夸张的说;他成为了整个香港娱乐圈最有名的人;很多喜欢看娱乐圈新闻的人甚至养成了一个习惯;买报之时必先看一看;报纸上有没有有关于他的新闻。

许飞也在这种宣传下被迫看了不少有关于他的新闻;倒也记住了这个名字。说来许飞对这位豪门逆子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报纸上已经将林孝智的伧丨业史;曝光了;在他看来;这个豪门纨绔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全赖当初林建年给他的两百万;如果林孝智没有用这笔钱去投资拍摄了一部热卖电影;哪怕很可能也就没有了今天的他了。

年轻人总有几分骄傲;起初许飞还对这个新闻制造机十分不屑。他是学经济的;直到自己私下里假设自己获得了两百万后搞了一份投资企划;发现自己无论是去投资地产、制造业还是股票证券;都很难在同样的时间里;创造林孝智十分之一;甚至把两百万变成一千万时;他打心眼里就佩服起了这个也就只比他大了三岁的同龄人来。

“……本报消息称;九龙银行因董事长林建年及长子车祸重伤入院;很可能无法继续管理银行事务;已在近日连续召开股东大会;探讨任命新的董事长

“据本报获知的消息;银行前董事长兼创始人林继礼亲自出席并主持了股东大会;有知情者透露;老人因身体因素不准备继续接管银行。有趣的是;身为林家第三代的林建年二子林孝智也同样出席了这一次的股东大会;更在大会结束后疑似进入董事长办公室内办公;或临危受命接管九龙银行……”

“……这并非不可能;林家作为九龙银行持股者;一直都对银行拥有绝对控股权在;自然不可能坐视管理权旁落。素有豪门逆子之称的林孝智虽无执掌银行经验;但有鉴于其过去两年里在亚电影公司;的惊艳表现;同时又有林继礼保驾护航。林家若不想旁人插手银行管理;让林孝智入主银行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方案……”

“咳”

许飞看得正入迷呢;突然间听到身旁一声咳嗽。他抬头一看;发现报亭的秃顶老板很不高兴地盯着他;看样子是把他当成白看报的人了。当下掏出钱往他手上一塞;付了《信报》的钱;想了想又把这份勾起了他兴趣的《香港经济日报》也买了一份;准备到公司后再认真看。

第一卷 第两百九十九章 我们的1990年(中)

最新一期的《香港经济日报》之上如期登载这期报道;果然在香港引起不小反响。

经济日报反应的够快;在香港尚无其它媒体掌握这一情报之时;便独家报道所带来的特殊影响;饶是《经济日报》有所准备;但印刷的三万份报纸还是中午刚过就卖光了;旋即下午《经济日报》又加印了两次;各自加印了一万份;依旧在下午五点后不得不又加印了五千份投入市场;最终只回收了一千七百多份。

借助着林孝智在香港的惊人‘接受度;;《香港经济日报》一举刷新了其报纸成立之后的最高单日发行量;并将之往上又提升到了五万三千多之高。

林孝智执掌九龙银行;消息一经见报顿时在香港引起了不少的关注。作为香港老牌财经报刊;《信报》被夺了头筹忽视了这新闻;也从中看到了如今还很弱小的对手《香港经济日报》对自己的威胁;当天副总编便亲自联系了九龙银行这边询问情况。《成报》一样不甘人后;借着报纸跟林孝智的私人关系;拿到的第一手情报比之《信报》还要详细的多;两份报纸同时发力;并在第二天的报纸上给予了更加详细的大篇幅报道。

“九龙银行对外发布公告;已证实豪门逆子就任董事长”——《信报)

“获林继礼力保赠送大量股份;林孝智入主九龙银行;明年财富榜上或资产暴增一倍”——《成报》

相比之《信报》、《成报》等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