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部分 (第1/4页)

“最重要的就是电影分级审核权,电影协会只要有了它就够了。我们业界自己拍的电影自己审核,没有影娱处指手画脚的,这通过的几率就要大很多!”

“票价定价权全在院商跟几大电影巨头手中,就算是政府出面也不见得对方就舍得交出来,我怎么感觉寰亚这边有点强人所难啊!”

各种议论之声不断,嚷嚷拥拥、纷繁吵杂,直叫曾德成听得脸色更加难看,但也清楚地明白了,若是不放出些真实能看见的权力来,这个由政府发起的半官方性质的电影协会恐怕不会像广播电视协会那么如意的得偿所愿。

但出让电影分级审核他又确实心有不甘,当下急速转动起了大脑,正要思考如何解决不利局面时,就听会场内突然传出一声高音,让他精神一振。

“电影协会的成立势在必行,正如曾处长之前所说的那样,香港电影行业这几年一直处于不健康的扩张之中,跟风拍片、粗制滥造,一部电影火了一拥而上短时间内就能看到几部甚至十几部跟风电影,荤段子跟风月剧情更是让无数的电影越发俗不可看。电影分级审核制度虽然能够筛选掉一部分这样的电影,但还是不免有漏网之鱼败坏业界口碑跟利益。香港是个法治社会,但也不是光靠法律跟政府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尤其还是我们电影业界自己的问题,更是需要一个公平公正的机构,通过行业内的自我监督,正确地引导整个行业的发展!”

顺着声音看去,林孝智发现说话的人是一个个头不高也不矮,看上去有四十来岁的中年男,一张方正的国字脸上架着一副厚底眼镜,一口淡淡地官腔让他多看了对方几眼,不由眉头微皱,他方才从记忆中翻看了一会,竟然没有找到任何有关这个人的记忆。

“邓生,这人是谁?”

能被邀请来的,不是政客就是行内人。方才广播电视协会成立时没见他说过话,林孝智料来他不是政府的人就是行内某家电影公司的老板或高层。

邓光荣也是业界老人了,不过瞅了对方几眼之后也是直皱眉,摇头表示没认出来。

倒是站在不远处的黄白鸣似乎听到了,走了过来半带诧异地为他俩指点说:“你们认不出来他也不奇怪,他叫杨裕平,就算是圈里入行十几年的老人也不见得全认识他,不过他对香港电影的影响很大,《电影双周刊》、香港国际电影节甚至金像奖的成立都跟他有关!”

邓光荣吃了一惊,“圈里还有这么一号人?”

这倒也不能够怪他,邓光荣毕竟是演员入行,杨裕平在香港电影圈名气最大的时候他在台湾发展,不认识他并不奇怪。黄白鸣耐心为他解释了一番,倒是林孝智诧异问道:“我看不少人都不认识他,这么一号人,就算再低调圈里也不可能名气这么小啊?”

“呵呵,林生若是知道他的另一个身份,恐怕就不会感觉到意外了!”黄白鸣笑着指了指曾德成那边,暗示已经很明显了。

林孝智心中一动:“他有公职?”

“他是文化事务署的副署长!”

“难怪了!”林孝智这才恍然大悟。

在香港豪门子弟跟身家千万甚至过亿的商人、富豪参政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但出于公众跟舆论对这些特殊政客可能以权谋私的担心,一般这类人想要参政会极力淡化自己的家世跟商业背景。比如已经确定了要参政的他的大哥林孝义,最近就完全辞掉了他在九龙银行跟林家其他产业中的职务,一撸到底正在竞选东九龙区的区议员。虽然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的举动,但多少也代表着一种态度,这杨裕平若真有个公职在身,而且还是个地位不算太低的文化事务署副署长,会极力淡化自己在电影圈里的身份导致没太多人认识他也就不奇怪了。

虽然会场内大多数新入行的电影人并不认识他,但一些如徐可、黄白鸣这样的老电影人却知道他的身份,所以杨裕平一开口帮衬曾德成几句,倒是让几个原本不准备掺和其中的老电影人态度有了些变化,跟着附和起来。

这显然不是林孝智想看到的局面,当下又给陈强使个了眼色,而他接到示意之后立刻就站了出来:“业界确实需要自律跟引导,但如果这个由政府发起的协会不具备电影分级审核权又没有其他的改变,那么我们寰亚将不考虑加入。比起广播电视协会的成立,我们看不到电影协会的出现对业界有任何引导作用,充其量业界也就是又多了一个闲话家常的地方罢了!”

这话一出顿时场内一片哗然,任谁也没想到林孝智跟他的寰亚竟然这么不给面子,在很明显就是影娱处发起的电影协会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