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部分 (第1/4页)

朱厚照脸色只带着笑容,他喜极了,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失而复得,方才知道珍贵,若只是没有儿子,对他来说至多是遗憾,可是有了这么个心头肉,转眼却要失去,这种痛苦煎熬是旁人无法体会的,先是感受了那悲痛欲绝之痛,而今见朱载无恙,顿时感觉飘飘然。

可朱载的这一跪,却令朱厚照勐地从雀跃之中,又意识到,对啊,这一切都是叶春秋的功劳,若非是他,若非是他创造了这个奇迹,只怕……后果无法想象。

而朱载的回应,令朱厚照欣喜,这个家伙,还是挺有良心的,跟他爹不一样啊,朱厚照希望自己的儿子像自己的父亲,也就是先弘治皇帝,而绝非是自己,这一点,倒是朱厚照有自知之明的一面,他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三观很正,不过呢,很抱歉,朱厚照自觉得自己做不到,所以……嗯,一个合乎礼法的皇帝,还是交给自己儿孙去努力吧,谁让朕就是这么个人呢。

其实真正让人震撼的,却还是那一句自朱载的口里所说出来的亚父二字上头。

亚父,义父也,虽无血脉之亲,却有父子之情,这便是朱载所要表达的情感,而这情感,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想要表达,确实不太容易,可是他这亚父二字,却是轻松地将本无法言辞形容的情感所曝露了出来。

叶春秋一时也是不知所措,但是经过了那么多事情,他又何尝不是将朱载当成自己的儿子看待,今天若是他救治不了朱载,他不难想象得出,自己这辈子都会为此感到遗憾,一辈子都有这么一个伤痛!

(未完待续。。)

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爹大,还是君大?

亚父,某种意义来说,却未必是好词,当年楚霸王就有亚父,只不过这亚父与楚霸王最终决裂,自此之后,大家对亚父,便颇有些忌讳了。

不过细细一思,叶春秋反而淡然,因为他很清楚,同样的关系,即便是父子,也是有好有坏的,总不能因为有儿子不孝,有人生了儿子,便去痛骂人家将来惨了吧。

他愿意接受这份心意,却还是客气了一番:“殿下言重了,担当不起。”

已是被人搀扶上榻的朱载正待说话,冷不丁,却有人开口道:“你当得起。”

这声音声若洪钟,令人不禁诧异。

等大家朝声源处看去时,却见朱厚照振振有词地对朱载道:“这世上,除了朕能当你爹,便是春秋了,叫做亚父又有什么妨碍?就算是将来,你本该就要像对待父亲一样侍奉他。”

这是朱厚照的真心话,做天子太孤独了,可他不想像自己的父祖那样,高处不胜寒,有人沉浸在高处,乐在其中,可也有朱厚照这般‘奇葩’的,感受到的是无以伦比的寂寞,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兄弟,肝胆相照,朱厚照是真正掏心窝子,没有半分的保留,更何况这个兄弟做的事,有哪一件不是正合自己的心意的呢?

朱厚照虽说他觉得不需要感激叶春秋,因为这是叶春秋应当做的,自己的儿子便是他叶春秋的儿子,因为大家彼此是至亲,可是心底深处,却还是有所触动。

听了朱厚照的话,朱载忙道:“父皇的教诲,儿臣永世铭记。”

他话刚刚落下,那一直沉默的诸臣们才回过味来。

终于,有人忍不住了,第一个站出来的居然是王华,王华正色道:“陛下何以能说这样的说?镇国公救护太子殿下,本是理所应当,这是君臣之道也,又所谓君视臣为腹心,则臣视君为手足。陛下与太子爱护镇国公,镇国公奋力效忠,此是佳话,可陛下终究是失言了啊,储君乃将来的天子,虽为储,亦是君,君臣有别,镇国公终究为臣,岂有君视臣为父的道理?”

王华倒不是故意想要打击朱厚照,其实这是他对自己的女婿的维护之心,他实在是生怕自己的女婿被捧得太高,将来反而会落人口实。

王华的道理也很简单,朱载是君,叶春秋是臣,可假若叶春秋是朱载的爹,那么朱载就是叶春秋的子了,这样一来,这纲常不就乱了吗?

陛下和太子万万不能有这样的想法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叫礼,特么的君君臣臣,子子父父这是什么鬼呢?按理来说,儿子该听爹的,这是孝,所以即便爹让儿子去死,甚至是不合理的要求,儿子都要照做;诚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一样的道理,那么,若以这纲常而论,将来到底是爹大,还是君大?

这伦理,万万不能乱啊,一乱……他就完蛋了。

王华开了这个话匣子,其他诸臣也是忍不住了,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