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4页)

我此时已经知道,他的第一心愿是培养一名孩子做教师。

第三心愿是培养另一名孩子做编辑。

我问他:“你不是只有一个蛐蛐,难道要老婆超生两个不成?”

“不!”他兴高采烈的告诉我:“有个不用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做法!”

原来,他找到希望小学,百里挑一的挑选了两名姓孔的小学生,并且弄清楚两个孩子长大后的理想是编书和做老师,就认了二人做干儿子。成为干爹的他,认真的签订了一个协议,爽快的承担了孩子从小学到大学的全部费用。他说这叫做对口赞助。

开始时,我并不理解大方先生为什么要有奇怪的“三个心愿”。

后来才知道,大方先生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因为自己的祖上是孔子的原因!

原来,中国最著名的历史书《史记》中记载说,孔老夫子对上古留下来的三千多首诗,亲自删减后,挑选三百零五首,编辑成册,和弦而歌(谱上乐曲演唱),并用做教材,教导学生。

所以,大方先生对我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著名编辑,他不仅编辑了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还编辑了中国第一部历史丛书《尚书》,以及礼乐等书,还包括《春秋》。所以,孔子是中国出色的第一位大主编呢!”他还说:“孔子第一次将中国的诗与曲结合在一起歌唱,可算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作曲家了!”

当然,他还有一句话并没有说出口。

因为那应该是个人人都知道的常识:“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14' 风雅颂

原来,大方先生是想有三个孩子继承孔子的职业,以此来表达对于祖上的一片敬仰之心!

根据大方先生的思想感情,也就不难理解他对从事编辑、作曲、教师三种职业的人,格外的显得尊敬的含意了。所以,在他的朋友圈子中,当然就不乏有这样的人士呢。好几年后,听说我找了个编辑做女朋友,他也是非常高兴和赞赏的。

当我知道大方先生的三个心愿,其实都是因为孔子引起的,作为朋友,我得对他说点儿能够说的老实话。我因为是学先秦历史的,对于学术刊物上相关的文章比较注意,正好看到史学界关于《诗经》与孔子的一篇文章。

我将结论告诉了他:“中国的第一位私学教师是孔子,这肯定没什么问题;同时,也可以认为孔子是将诗与曲谱结合在一起的大作曲家,这也可以成立。但是……”

他听到转折词就感觉不好:“但是什么,孔子不是大主编么?”

我要告诉大方先生的正是:孔子并不是《诗经》的编纂者,他没删减和重新编辑《诗经》;所以,他不应该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大主编了!

大方先生鼓大了眼睛,立即就跟我急了,呼道:“小沙,你胡说什么你,要贬低孔子么?”

我根据自己读到的文章,回道:“不,这是史学界专家的看法!”

大方先生怒气冲冲:“专家怎么了!太史公写在《史记》中的话,不算数了么?”

我摊开双手道:“人总是会犯错误的呀!”

大方先生生气的道:“嗬,难道太史公写错了!哼,是哪个鬼专家说的话?”

我见他红了眼,像是要去找专家打架似的,忙道:“人家台湾学者,研究得可深了!”

大方先生怀疑的道:“他凭什么说《诗经》不是孔子编纂的?”

这已经是一个较深的学术问题了。

好在大方先生为了追寻他家孔姓的源头,已经读了几部古书,我相信他能够听明白专家的论证,于是就将学术界的主要论点告诉了他。

大方先生很不以为然,道:“他们的意思是说司马迁不负责,信口开河?可他是中华民族的首位‘太史公’呀!”

我驳道:“那又怎么样,毛老人家还是伟大领袖呢,也不会是百分百的正确嘛!”

大方先生摇头道:“可不能那样比,别的也许有错,我相信,涉及孔子的部分不会有错!”

我只好转述专家的论证:“人家是这样论证的——《左传》、《国语》、《礼记》三部先秦古书之中,总共引用《诗经》中的诗二百九十二条,其中佚诗十四条;佚诗约占现存诗的二十分之一,是很少的一部分;这说明在孔子之前的诗,不可能有几千首,否则应该有许多的引用!”

大方先生听了我的转述,沉默了许久。

从他的眼神里,我看到的仍然是怀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