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 (第1/4页)

“那就感谢王处长了,不瞒王处长,牛背村目前党建工作还很落后,我想把党建这一块好好的抓一抓,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带动党建,争取让牛背村的党建工作从无到有,由弱到强。”郑为民说到这里,笑道:“王处长,党建这一块,我的经验还不足,还需要您的指点和帮带。”

说到党建,这可是王元明的老本行,他以前还在地市组织部工作的时候,最先接触的就是党建工作,见郑为民说党建工作,心里陡然对郑为民生出了一股亲近感,笑道:“郑为民,我可是老党建了,不是跟你吹牛,这一点你不如我,以前在地市的时候,在组织科干了五六年,经常在基层支部设点帮扶,对党建工作从内容到形式那可是轻车熟路,改日我跟秦唐市组织部通了气,省里把你们牛背村党支部作为帮扶点。”

王处长说到这里,笑道:“一旦设点之后,省里会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你们扶持,这可是好事,只要你们党建工作搞的好,省里会把你们作为典型在全省推广。”

郑为民听到这里,已是喜出望外,道:“王处长,那敢情太好了,我回去后,就召集村干部开个会,着手谋划这件事,有不懂的,我会及时向处长汇报。”王元明见郑为民说的郑重,知道他是认真的,想着何部长对他的关切,哪有不同意之理,郑重地说道:“好,小郑,就这么说定了,培训会一开完,我就向部里给你们村申请一个定点帮扶指标,你等着我的消息就行了。”

539 私下交待

其实郑为民爷爷给孙子起郑为民这个名字,有三层含义,一个是光宗耀祖,让老郑家转转时运,二是让孙子当了官一心为老百姓办事,祖上虽然是地主,但从来没害过人,一直济苦救贫,帮衬乡邻,在十里八乡口碑挺好,就连土匪都没到家里打劫过,希望孙子当了官也要做个好人,当个好官,把郑家的门风继承下去,三就是希望给孙子起了好名字,让他借着当官的东风,有个好前途。

此时,何部长见郑为民很谦虚,一脸真诚,毫无油滑之感,心里暗自点赞,这个年轻人天生让人有种亲近之感,为官之相,跟他说话,你总能感觉到处处受到他的尊重,却又不卑不亢,这是本性使然,装不出来的。

想着名字虽然简单,但起名字的人肯定不是随口拈来,点头道:“单就名字本身来说,算不得有什么高深的学问,但名字朴实中透着起名人的期望,看来,你爷爷他老人家对你寄予了厚望呀。”见何部长话里有话,见时间紧,不能担误何部长开会,郑为民不便随意接话,知道何部长叫自己过来,不是单说名字的,这只是个引子,接下来肯定有重要的话给自己说,只道:“谢谢何部长的关心。”

“小郑,谢谢你那次在美国机场帮我解围,以前我打听过你几次,没能联系上你,一直想当面感谢你,不成想在这里碰上了,看样子你我很有缘啊。”何部长说到这里,笑着伸手和郑为民握了一下。

郑为民双手握着何部长的手,笑道:“何部长,您太客气了,我也只是举手之劳,不必挂在心上。”“唉,小郑,不能这么说,你的举手之劳,对于我来说却是一个了不起的义举,这份义举我何江洲不能忘。”何部长说到这里,顿了顿,续道:“小郑啊,别的客套话我就不讲了,在基层好好干,有什么困难直接跟我说,别不好意思。”何部长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张名片递给郑为民,道:“小郑啊,我很少给别人名片,这上面有我的联系方式,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给我打电话。”

郑为民此时内心激动的已是波涛汹涌,表情真诚而感动,眼泪隐隐的湿润了双眸,越发的刚中带柔,英气十足,何部长暗自点头赞叹:小伙了仪表堂堂,正气凛然,确实是棵后备干部的好苗子。

郑为民双手接过名片,道:“给部长添麻烦了,我一定好好干,不辜负部长的关心。”何部长再次伸手跟郑为民握了握,笑道:“去吧。”说完,何部长没上车的意思,王元明赶紧快速走了过来,郑为民知道何部长可能有话单独跟处长王元明谈,向何部长打了声招呼,赶紧知趣的走开了。

王元明刚才一直站在远处看着何部长跟郑为民说话,内心很是羡慕,一个基层年轻干部能得到省委组织部长的器重,是何等的荣耀,不要说基层乡镇年轻干部,多少地市级领导想巴结都巴结不上。

王元明暗道:郑为民这小子真是鸿运当头,我怎么就没能遇到这样的好事,认识华天宇已经够幸运的了,现在,何部长又对他关爱有加,自己这个处长虽然是何部长给提拔的,可也是费了一番脑筋,付出了一番努力,真是人比人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