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1/4页)

叮�恰�� !闭庋�觯�挡欢ㄋ�岫晕业挠镅杂兴�从δ兀�

车子来了,彻之会冲入车道,照跑不误,哪管我在后面边追边喊:“危险!不能跑进车道!”可是,一喊他感兴趣的东西的名字,他马上会眉开眼笑地回头,顺着声音的方向敏捷地反应。

比如,在城市中到处设置着这样的标识:牌子上画个圆圈,里边写上三个红字“消火栓”。不知为何,他总爱站在这个标识前,对三个红字百看不厌。每次我都在旁边附和:“哦,是消火栓呀。”彻之则笑呵呵地开心着。他最初写下的有含义的汉字正是“消火栓”三个字(尽管是挺难写的汉字,但他写得还真不错)。也许他不知道消火栓的含义和用途,但在固定的地方肯定有同样图案的标识、同样用红色强调的汉字,因为遍布市区,目击既久,则兴趣自来吧。

因此,我想喊回彻之的时候,只要旁边有消火栓的标识,大喊一声:“小彻,这儿也有消火栓呢!”无论离得多远,他会马上对这句话产生反应,跑回来静静地凝视着消火栓。

我告诉他,“消火栓”三个汉字是红色的。

我想教他红色这种颜色,与红色的信号灯关联起来。

彻之总爱冲入车道,好几次都迫使过往的车辆急刹车,害得我向司机陪礼道歉。所幸没有发生事故,但不等于说将来不会出现意外,因此,我绞尽脑汁思考如何才能让彻之不被车子撞到。毕竟他超级多动,性命攸关的事情必须首先教他。为此,除了教他看好信号灯才马路,别无良策。

首先,让他注意红灯。信号灯的红色就是彻之酷爱的消火栓的红色。为了向他信号灯的红色代表着停止前进的意思,我反复带他亲临现场,在实际体验中教导。站在信号灯前,手指正前言的信号,对他说:“看信号吧。”如果是红灯,就按住他的肩膀告诉他“红灯止步”;如果变成绿灯,就推一下后背告诉他“绿灯前进”。这样,我和他一起利用语言和肢体动作来练习过马路。另外,也让他看看其他人的举动,以供侧面参照:“你看,大家都停下来了吧!”

不知重复了多少遍,他终于有一点开窍了。只要手指信号灯说“现在是红色”,他就啪地一下停住脚步。如果是绿灯,将按住彻之的手松开,催一下他:“好了,变绿灯了,过去吧!”他就起步过马路。

尽管彻之暂时不明白信号,但是只要旁边的人开始起步走,他就紧随其后一起过马路。

*对数字和地名也感兴趣

小时的彻之对数字颇感兴趣,经常哼着跟电视学儿歌:“数字1像什么?工厂的烟囱!”

(真是不可思议,会话的语言出不来,歌倒挺会唱的。)

和彻之一起外出散步,偶尔指着附近澡堂的烟囱问他:“烟囱像不像数字1?数字2像什么呢?”然后翻版改唱,“数字1像什么?澡堂的烟囱!”再唱,“数字2像什么?”以引出彻之的接唱——“池子里的鸭子”。

当然,这离互动交流相差甚远,但徜徉在市区的景色之中,联系彻之平时感兴趣的东西,现场应用学习,边唱边走,大家没有负担,身心轻松,比在家里学习省心多了。要是在家里问他“像什么?”他对你根本不屑一顾。

彻之还对地名的汉字兴趣浓厚。

对电信柱上标示的街名、汽车牌照上打头的地名都感兴趣。宿舍的停车场里停着许多横滨牌照的汽车,他自然而然地喜欢上了“横滨”二字。

我想教他“横滨”两字的含义,特地带他去了趟横滨火车站,告诉他:“你看,这儿写着小彻很喜欢的‘横滨’吧。这儿是横滨站,这一带就叫横滨。”①【①译者注:关于火车站,中日两国印象迥异。日本火车站皆位于当地市中心、最繁华鼎盛的所在,站前的地价绝对是当地最高的;而中国的市中心一般是人民广场。火车站则偏居一隅,站前杂乱无章,治安是当地最差的,最多属于三流地带,与日本完全不同。所以彻之妈妈带他去了最能代表横滨的地方——横滨站。】

彻之看了站顶高悬的“横滨”二字,念着“YOKOHAMA”;看了电信柱、招牌等处,念着“YOKOHAMA”。回家之后,意犹未尽,开始在纸上写起“横滨”来。

此后,为了进一步拓展其见闻,使其知道地名的文字是表示真实的所在,而不是虚浮的符号,又带他去了川崎站、东京站,身临其境,一点一点地教他。

彻之彻底迷恋上了地名,爱看日本地图。到后来自己动手画好日本全国地图,逐一填上都道府县的名字。【译者注: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