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2/4页)

向外看,满大街都是私家车,从最便宜的奥拓到超昂贵的奔驰,一个个铁皮盒子把这个城市的居民分成了三六九等。这已经是林航来北京的第八个年头了,头四年他在大学校园里度过,毕业的时候本想回东北老家教书,但是父亲林国文要他想尽一切办法留在北京。如今又一个四年已过,二十九岁的林航依旧还是一个导游先生,父亲却不再是以前的态度了,每次打电话都会忧心忡忡地对儿子说:“某某当了老师,现在月工资如何如何,你看你都奔三十的人了……”说这些话的时候,林国文仿佛已经忘记了当初正是他自己拼了命地要儿子留在北京。

可有什么办法呢?现在的林航已经没有退路了。

和他的北漂的身份不同,姜薇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当年师大新闻系的系花。用胡杨的话讲,“中文、新闻,同气连枝”,但林航对这些并无概念,同校四年,自成一统的他愣是没注意过新闻系还有姜薇这么一位。直到毕业后第二年的同学聚会,林航才见到了这位让胡杨花痴了三年多的传奇美女。

姜薇个子不算太高,瘦小玲珑,瓜子脸,眼睛明亮,仿佛会说话似的,乍一瞅并不*,但多看几眼之后就会觉得越来越舒服。和一般的大城市女孩相比,她的性格随和,善解人意,完全没有都市人的那种傲慢。

林航本来是一个好面子的人,因此对牛哄哄的北京土著并无好感,然而这套由自卑滋生出来的自尊在姜薇这里并无效用。她柔情似水的眼眸,外加和风细雨的声音很快就让林航的内心从小溪荡漾变得波澜起伏。

对于这种情感,林航起初是拼命压抑的。毕竟这是老同学胡杨眼馋了三年的梦中情人,自己横刀夺爱有些说不过去。然而爱情是不讲先来后到的,这熊熊烈火要是燃烧起来,就连神仙也挡不住。林航可以装成柳下惠,但却不能阻止姜薇的疯狂进攻。从第一次见面开始,这个北京丫头就像中了邪一样对他紧追不舍,大半年下来,电话、短信、吃饭、礼物,林航招架不住了,没敢和胡杨打招呼,他便在自己那十五平米的合租房里赤身*地沦陷了。

时光荏苒,转眼三年已过,他们俩已经好得跟蜜糖似的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那天,姜薇拉着他在民政局排了整整三个小时队,领回了两本暗红的结婚证。也就是说,现在的林航已经是北京女婿了,虽然依旧一贫如洗,但这个城市已经和他有了再具体不过的关系。买房、买车、婚礼,三座大山现在就整整齐齐地压在他的肩膀上。

想逃?没门儿了!

现在的林航想得最多的就是安个家,有了家就有了归属感,也许就算是在这个城市扎下了根,奔三的年纪了,不能再像浮萍一样。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一章 压路机万岁(2)

2

公交车在北海公园门口停下来,迷迷糊糊的林航下了车。从这儿到目的地还要步行十五分钟,当然,打车的话也就两分钟。林航拿出钱包扫了一眼,还有两千八百块钱,一沓粉色的钞票坚挺有力,但事实上这将是他后面一个月的全部弹药。林航苦笑一下,又把钱包稳稳当当揣回了西裤大兜,然后甩开大步朝什刹海走去。

其实按照正常逻辑,一个北京地区的导游,月入万元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林航却给打了个三折。这几年他看到无数同行风生水起、腰缠万贯,比如有位学姐,当了一年半导游就在东四环付全款买了房子,还有位男同事才干了半年就傍上一香港女大款,没事儿的时候就开着一辆宝马Z4满街乱窜。

但是这些,林航做不来,简单来说,他是个失败的导游,他认为自己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面不厚心不黑。东北人特有的那种实诚、要面子和穷大方,被他发挥得淋漓尽致,什么便宜都不占,回扣不要、潜规则不要、傍大款更不要。三年下来,以前的老同事要么腰缠万贯、骑鹤下扬州,要么改行做了猫腻巨多的全陪,投入了抢钱者的行列,只有他一个人还兢兢业业地做着“地陪”!而这所谓的“地陪”其实说白了就是只在北京本地绕。老同学朱一墨挖苦他说:“咱林航就是北京的活地图,别说饭店,连厕所都门儿清,就他现在这水平应该直接调到北京城建局!”

然而玩笑是这么说,城建局却并不这么想,北京的人多了去了,他林航再熟悉地形也赶不上飘在太空的卫星。所以三年下来,林航依旧还是小导游,还是地陪!他一直没挪窝儿,踏实得让旅行社的领导都觉得他有什么问题。姜薇也没少劝他换工作,有时候他自己也这么打算,但一想到又要重新开始,一想到三个月的试用期,而且试用期后还不一定能在新公司站住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