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部分 (第1/4页)

形势此消彼长,万一再被内河舰队堵在狭窄的内河水道里面,这些安装了撞角和大量划桨的战舰近身施展冲撞战术。不用说,那肯定是海盗们最害怕的噩梦,若是再来上一次阴沟里翻船的战例,可叫白海海盗的脸面往哪里放啊!

于是,无力再次发动狙击作战的罗斯人,祗得眼睁睁地看着十几万特兰斯瓦尼亚援军和狐假虎威的摩尔多瓦军开赴到北方前线。

经过了二十多天的平安跋涉,远徵军在持续行军接近两个月之后,总算是进入了预定的主战场沙巴尔王国境内。

奉维多利亚女王之命赶来迎接援军的几位王国大臣,也早早就等候在了王国南部边境城市格罗德诺的城外。

格罗德诺城位于维尔纽斯西南方两百公里之外,这座修筑在基利亚河岸边的城市,舆对面的摩尔多瓦公国仅有一水之隔。

在陈无咎的内河舰队和后续抵达的大量驳船花费了一整天时间,把十几万人的远徵军全数运到基利亚河北岸,大军进入沙巴尔王国境内时,天色已然昏暗下来,指挥官科尔比。夏默下令全军在格罗德诺城外扎营休息。

沙巴尔王国的礼宾部大臣和次官闻讯,立刻从格罗德诺城前往驻军的营地,递上公文后,要求拜见远徵军的统帅。

第八十七章 立威 第一节

第八十七章立威第一节

位于次大陆东北角的沙巴尔王国,地理位置非常理想,水量充沛的基利亚河就是从这个土地面积并非很大的国家汇入了半封闭的寒冷白海。

占据着沙巴尔王国近八成国土面积的基利亚河三角洲,无疑是一片插下根筷子都能长成繁茂森林的沃土,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既不会遭到早灾的威胁,也不会受到水灾的困扰,堪称是一块福地。

虽然沙巴尔王国的国土因为过于靠近寒冷的极地,每年长达半年的严寒气候致使王国大部分的耕地明能耕种一季。

可是这个面积与摩达维亚公国不相上下的国家,却凭借着土地丰饶的大三角洲地区,养活了数量多达七百五十万的国民。这个人口数字甚至比灾荒发生前,特兰斯瓦尼亚公国的人口统计数字还要多了三成。

作为主大陆货物销往白海周边地区,以及风暴洋海域几个岛屿国家的主要商路,沙巴尔王国可说是坐地分利的典型范例,光是每年向通过基利亚河水道转运货物的商队和船舶所收取的通关税一项,便能抵得上一个中等国家全年的财政收入。

北方的罗斯公国情况则大大不同,拥有辽阔荒蒸而又无比寒冷的国土,并没有使罗斯人获得什么实际收益,罗斯公国最大笔的进项反而是奴隶贸易。

普通罗斯人传统的半农半牧生活,在严酷的自然环境面前也是异常辛苦,农业和牧业基本都属于靠天吃饭。年景不好地时候,大面积的饥荒更是家常便饭。

罗斯人之所以如此看重沙巴尔王国,或许就是因为他们饿怕了吧!

土地贪瘠的罗斯公国,差不多每一年都要为了熬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天而苦恼。如果夺取了沙巴尔王国的领地,不仅能得到一个稳定安全的粮食供应基地,同时通向南方温暖亚速尔海的大门也就此向他们敞开了。

所谓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这的确是沙巴尔王国的巨大悲哀。

从罗斯人入侵开始,沙巴尔王国北部的世袭贵族便纷纷主动投敌,以便在侵略者地铁蹄下保全自己的地位和家产。这个战前拥有数十万大军地国家。竟然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便丢失了大半的国土,军队也损失过半。新即位地维多利亚女王被迫将所有的军力都集中在首都维尔纽斯一线。但也明能暂时阻挡住罗斯人进攻的锋芒,亡国的危机也并未就此解除。

若非担心腹背受敌的奥匈帝国。特地指令“达契亚联盟”

的四大公国驰援沙巴尔王国,同时奥匈帝国自己也老着脸皮,在背地里不遗余力地扯罗斯人后腿,恐怕风雨飘摇的沙巴尔王国早已被罗斯人打成历史地尘埃了。

十多万人的特兰斯瓦尼亚远徵军是四大公国出兵最多的一家,病急乱投医的沙巴尔人又怎么敢怠慢呢!

接到传令兵的通传,沙巴尔王国的两位大臣被客气地请到一间帐篷里,这是科尔比。夏默准备地作战会议室。现在就先改成会客室来用一下了。

走进帐篷,两位大臣一抬头,却看见了两个并肩而立的军官,他们顿时一愣,到底谁才是这支军队的指挥官啊!

面相看起来年长一些地军官,身穿一身半新不旧的特兰斯瓦尼亚皇家骑士团制式扳金铠。而且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