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 (第1/4页)

壁上观的言论确定出兵,军官们仍然有得辩论。野战中以步兵部队对抗骑兵,最直接的威胁并不是骑兵部队一上来发动排山倒海之势的冲击,而是不断骑兵以袭扰战术削弱步兵战斗力的战法,须知小刀子放血也是会死人的。

这种游击战术,地球历史中的游牧民族蒙古人是最为擅长的选手,中古时代无数强横的军队便是饮恨在蒙古轻骑永无休止的袭扰之下。

假如步兵部队训练得法,且纪律严明,能够顶住轻骑兵的袭扰,同时阵形没有溃散。那么到一个恰当的时机,造价昂贵的重装骑兵就会忽然一下冒出来,用铁蹄和长矛把步兵的军阵碾得粉碎。

这就是运用骑兵的两种经典战术,轻骑袭扰与重骑踏阵。

特兰斯瓦尼亚是一个农牧业发达的国家,有史以来便从未缺乏过足够数量的骑兵。在庞大的骑兵序列中,从最廉价的侦骑到价格高得令人咋舌的超重装骑兵,可谓是一应俱全。

偏偏不巧的是,远徵军的骑兵都被科尔比。夏默带到了北方战线,眼下驻屯军的骑兵祗剩下少量用作通讯的侦骑,另外就是留给陈无咎充当仪仗的三百名重装骑兵。

风水轮流转,这次终于轮到特兰斯瓦尼亚驻屯军的军官好好动脑筋想想,步兵该怎样对抗骑兵才比较划算。

虽然自身的安全问题不大,但陈无咎也没有期待自己变成光杆司令的想法,必要的善后手段还是一定要准备的。

在安排妥当人手“照顾”安雅之后,陈无咎再次找到格雷沃斯将军,说道:“请问阁下,格罗德诺城里目前有多少人口?”

关于这个听起来很简单的问题,格雷沃斯将军一时却也说不上来准确答案。

倒不是说这位守将平日里的工作太过疏忽,连本地居民都搞不清楚人数,而是在入冬前后大量涌入格罗德诺的战争难民人数众多。如今几乎每过一个晚上,耐不住寒冷和饥饿只重折磨的灾民都会在翌日清晨来临前,无声无息地倒下一批,人口统计是一项近乎于无法完成的艰巨任务。

格雷沃斯将军努力回忆了一下手下呈送的报告,略带迟疑地说道:“大概十二万,也可能有十三万。你明白的,现在局面很混乱。对了,你问这个干什么?”

陈无咎淡然地一笑,说道:“真是太感谢了,没什么,我祗是随便问问,不打扰你了!我有点事情先走开一下,咱们回头见。”

抛下满头雾水的格雷沃斯将军,陈无咎掉头骑上战马,一溜烟跑到了暗黑神殿。

没有惊动任何人,陈无咎寻找到这座宗教建筑内部一间经过特殊设计的密室,小心地躲藏到里面。

祗要不是被另外一个更强的神明攻击致死,半神之躯的陈无咎是不会非自然死亡的,这却不意味着他愿意体验一下死亡来临的感受。近来这段时间里,陈无咎总是有种被人暗中算计的感觉,虽说没有切实的证据证明这个感觉是正确的,不过做事时,多加小心总是没错的。

罗斯军三万骑兵,不仅是以逸待劳,尚且在占据战争地形的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根据陈无咎这些年参与战争积累的经验判断,即使驻屯军全军倾巢出动,也不太可能战胜如狼似虎的罗斯军,简直是送羊入虎口。

在战争中,以绝对数量超过敌人,训练程度胜过敌人,且装备精良占有相对优势的部队,歼灭各方面都处于劣势的敌军。这种堂堂正正的战法,才能叫做是用兵的正道,做到了上述的要点,领兵的将领明要不是白痴到家,几乎没有打不赢的可能。

反之,兵力、军械准备不足,却期望以少胜多,训练不良,士卒懦弱,却指望靠运气以弱胜强,全部都可以归类鸟兵法的邪道。

此时,陈无咎眼见依靠正道已然无望取胜之际,十分自然地将主意打到了邪道上面。

“嘿嘿嘿嘿,不知等我使出杀手锏,罗斯人顶不顶得住啊!”

第九十章 渔翁 第一节

第九十章渔翁第一节

入夜的大地一片寂静,遥望远处的格罗德诺城,依稀可以看到点亮的少许灯火。

在通衢大道两旁的树林里,地面上未经踩踏的平整积雪,幽幽地映射着月光,如诗般含蓄,似画般雅致。这一刻的宁静安祥令人生出一种超脱俗世的感觉。随着隐约可间的几声犬吠响起,天空中悬着的两个月亮,不约而同地隐藏在不知何时出现的乌云背后,好似不忍目睹接下来大地上将要发生的事情。

“快点,快点,全都跟上,不要掉队!”

排成六路纵队的驻屯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