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部队重新编组 (第2/3页)

但徐坤却是摇头,他很清楚,从明年开始,鬼子就会加大封锁力度,尤其是物资这一块。

于是他直接说道:“谁会嫌粮食多呢、咱们全部囤起来,越多越好。”

张涛道;“好的队长,这兵荒马乱的武器倒是好卖,我正好有条路子,可那是晋绥军那边的。”

徐坤摆摆手道:‘无妨,只要不是卖给鬼子汉奸,卖给谁都一样。’

几天的招兵工作十分的顺利。

五百人的新兵没几天就凑齐,部队总人数已经到了八百之多。

为了方便指挥,部队的编制也要改一改了。

根据自身装备水平以及自身需求,打造出一支机动灵活且火力强大的部队,徐坤选择的是“小团大连”的一种编制模式。

徐坤将全队编组成四个步兵连与一个炮兵连,其余辎重班、侦察班、教导班等队直属部队也是各升格成排,人数从新兵中补充。

班组火力一直是徐坤建设的重点。

在一个班十三人之中,徐坤就奢侈地配属了四把波波沙和两把捷克式轻机枪【Zb26轻机枪】作为班组火力。

这样的配置,无疑是相当恐怖的。

另外,一个排除了三个步兵班以外,还配置了一个由装备了七具掷弹筒组成的火力支援班,以及一个由三把mG42重机枪组成的重机枪班组。

之前部队装配的九二式重机枪已经全部被徐坤所淘汰,部队已经全部换装了这种重机枪。

四个这样的排,以及连指挥人员、炊事班、通讯班等构成一个连,一个步兵连的人数已经接近二百人了。

最后,就是一个直属炮兵连了。

徐坤的炮兵连,虽然编制上叫做连,但配属的火炮,却是足足有十六门。

其炮兵主力,是缴获的脚盆鸡的八门九二式步兵炮。

九二式步兵炮全重只有0.212吨。对75毫米级的火炮来说,在运输上的要求很低。

没有车辆的情况下,未经训练的畜力或人力都可以拖曳前进。再加上其可以分解运输,对战区的道路状况要求几乎是降到了最低点。

而且,它还是一种非常矮小的火炮,很容易隐藏起来。

它的全高只有62厘米,这还是包括防盾的高度。

如果拆除防盾,全高会下降到50厘米左右(和重机枪差不多)。对于需要在火线上战斗的步兵炮而言,这绝对是一个非常有用的优势。

还有就是,该炮的射界非常开阔。

横向射界90度,高低射角也将近90度。

因为92式步兵炮体积小重量轻,再加上重心低,可以承受比较大的射角调整范围。

所以在作战时可以灵活应用射角,平射可以当加农炮用,足以对付土木工事和一般砖石工事。

同时,借助高射角,在山地作战时,92式步兵炮可以方便地配置在反斜面阵地上。

这样,既可以为处于棱线或正面阵地上的己方部队提供及时的支援火力,又很好地隐蔽了自己.

另外八门火炮,是六门白头鹰家的m1A1 75毫米榴弹炮,以及两门m2A1 105毫米榴弹炮。

这种榴弹炮的威力,远胜于九二式步兵炮。

虽然徐坤很想抛弃九二式步兵炮,直接全部替换成白头鹰的榴弹炮。

但他目前实在是做不到啊。

他不光缺车子,还缺司机。

这年头,司机绝对是个稀缺职业,会开车的人在八路军这边凤毛麟角,就算是国军那边,也是数量稀少。

就算是到了解放战争,甚至是援棒战争,依旧如此。

李云龙在与楚云飞交手的时候,搞到了几门榴弹炮。

可这玩意比磨盘还重,老李没有司机,更没有汽车,战士们使出吃奶的劲儿都扛不动,就只能狠心炸掉了。

白头鹰榴弹炮虽然威力远超九二式,但也意味着死贵。

购买了这些炮火和一批炮弹之后,徐坤已经无力给它们配置牵引车了。

就算有汽车,他徐坤也没地方去搞足够的汽油。

这两款榴弹炮火炮,最轻的m1A1也要653kg重。

就更别说m2A1,这种解放战争和援棒战争的主力榴弹炮了。

没有汽车,徐坤便把这两种火炮当做固定炮台使用、

它们全被部署在狼嘴山几座山峰上、

但很遗憾,目前来说徐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