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 (第1/4页)

全子领着小旭去村里头玩了,大实看得出全子就是躲懒,不想学字,便放了他一天假,领着冬宝复习以前学过的字。

秋霞婶子和李氏又拉了会儿家常,便要起身告辞,说明天家里就开始收麦了,得回家准备准备。加上林实,林家四个壮劳力,还有一个全子能当半个劳力使唤,但林家地多,四个半劳力还不一定够用。秋霞婶子除了忙地里的活,还得赶回家做饭,送饭到地头。

正在写字的冬宝闻言抬起头,对秋霞婶子笑道:“婶子,这几天我们家不去卖豆腐,你就不用操心做饭了,我跟我娘做好了,给你们送过去。”

“这哪行啊?”秋霞婶子不好意思了,“你们才两口人,我们一家可是五口,这大热天的,做饭累人着哩!”

李氏摆摆手,“就这么说定了,你要跟我客气,不是把我当外人吗?就送几天的饭,耽误不了啥功夫。”

秋霞婶子笑道:“那好,我也不和你客气了,等明天让大实给你们送菜过来。我家当家的要是知道能吃上冬宝烧的菜,肯定暗地里偷着乐!”

“林叔喜欢吃就好啊!”冬宝笑道,脑袋里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农忙这几天肯定不少人家忙的连烧饭的功夫都没有,她要是能挑着饭菜去卖,销路应该不错。然而冬宝想想就笑了起来,只有她和李氏两个人,做饭本来就耗时间和精力,又不好去外村卖,在塔沟集卖饭,都是乡里乡亲的,咋收钱啊?

这会上,贵子推了个小架子车过来了,喊了一声“秀才婶子”,就把车推进了院子,卸下了车上的四袋豆子。

李氏连忙笑着应了一声,去屋里给贵子拿钱。

冬宝脑袋里的一根弦顿时就接上了,她不是发愁没人帮着卖豆腐么,贵子哥就是现成的好人选!

等贵子走了,冬宝和李氏商量,“娘,你瞧贵子哥咋样?咱们做了豆腐,让他下午的时候挑着到别的村去卖,行不行?”

李氏也觉得这主意不错,老成家地少,要不然也不会想着开杂货铺挣钱,贵子人挺老实憨厚的。

“成,等会儿咱们就去跟你老成叔说一声,他肯定愿意。”李氏说道。

下午的时候,等林实走了,冬宝泡上了三十斤豆子。来帮忙磨豆子的桂枝今天早上已经和李氏说过了,家里开始农忙了,这几天不能来上工。李氏准了她的假,给她提前结了工钱,桂枝欢天喜地的回家去了,临走前一个劲的保证等忙完了地里的活就来上工。

冬宝用木棍搅动着盆子里的豆子,慢慢跟李氏算着,做自己家和林家的饭菜,一天得五斤豆腐,剩余的还有八十多斤,都给贵子挑着,让他试试行情怎么样。

李氏坐在井边清洗着秋霞婶子送来的菜,笑道:“你看着办就行,卖不完咱们就给村里头人分了,瞎不了!”

瞎不了是塔沟集的土话,意思是浪费不了。

“哎。”冬宝笑着应了,她挺喜欢李氏这点的,做什么都和她商量着来,尊重她的意见。

这会上,家里的大门被人敲响了。冬宝连忙起身问道:“谁啊?”

“是冬宝家不?”门外的人喊道,“我是镇上的梁哥。”

冬宝诧异的和李氏对视了一眼,连忙跑去开了门,梁哥领着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站在门口,等冬宝开了门,男子就急切的往院子里张望。

“哎,梁哥!你怎么……找到我家来了?”冬宝笑着问道,家里只有她和李氏,冬宝拿不定主意要不要请两个人进门。

李氏也洗了下手赶了过来。

梁哥侧身站了一步,对冬宝介绍道:“冬宝,这是咱沅水镇的所官,严大人,也是我老大。”

冬宝和李氏同时心里头就有点惊讶,李氏更是恭敬的向严大人行了个礼,“见过严大人。”

来到古代这么长时间,冬宝对大周的制度也算有了点了解,所官相当于镇长,但并不是大周严格意义上的“官”,只能算做没有品级的“吏”,也没什么大的升迁机会。然而对于塔沟集的平头百姓来说,这个没品级的吏,已经算是大过天的父母官了。

严大人看起来年纪并不大,三十出头的模样,衣裳半新,是夏日男子常穿的麻质长衫,面容有些黝黑,看表情十分的严肃,不苟言笑的模样,真应了他的姓氏,“严”。

“不必多礼。”严大人摆摆手,急切的问道:“你家是不是收留了一个男孩?”

李氏愣了一下,心里头有些慌了,点头道:“是……大人,我们……我们是看他可怜,没饭吃,没地方住,还被老叫花子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